韩美林接受媒体采访。
1月9日,济南韩美林艺术馆开馆,当天举办了系列活动。韩美林艺术馆落户济南,不仅成为济南艺术新地标,更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新高地,充分彰显了韩美林对家乡那份浓厚而沉郁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继杭州、银川等地之后的全国第五座韩美林艺术馆,用他本人的话说:“咱们这座艺术馆规模最大、作品内容也最丰富……”他自称这些作品是他的“老、苍”之作。
作为济南人,韩美林怀着对故乡的眷念与感恩,向济南市捐献了1200件艺术作品,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乡的深情。
活动当天,记者就艺术馆的相关问题采访了韩美林。
一座“规模最大”的艺术馆
济南韩美林艺术馆位于泉城广场东侧,由山东省科技馆老馆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艺术馆在整体设计上采用了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典雅又时尚现代的氛围,是国内5家韩美林艺术馆中规模最大的。说到最大,韩美林这样告诉记者:“你们看我的作品够大的吧,但在这里,就是‘小弟’了。之前创作的大幅作品给了其他艺术馆,这次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巨幅的作品挂到这么大的墙面上。但是从创作的角度上讲,我感觉不早不晚,刚刚好。我虽然行动不便,但脑子好使,以后一定会创作出更大幅、更精美的作品,挂到现在的展墙上。”
艺术馆内收藏并展示了韩美林先生的众多艺术作品,涵盖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紫砂、印染、木雕、手稿等多个门类,数量众多,充分展现了韩美林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创作功底。
一份深深的“齐鲁海右人”情怀
作为艺术家的韩美林一直以“齐鲁海右人”自称,这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永远保留着一块温情的沃土——家乡济南,这里是他真情的“根”,永远的家。
泉水如魂,融入他创作的水墨、雕塑、陶瓷等作品中,概括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来,焕发无限的生命力。
再来济南感慨万千。说到今天的济南,韩美林这样告诉记者:“济南的变化太大了,除了芙蓉街没怎么变,还能认识,其他地方都跟以前的模样完全不同。但是老百姓都还认识我,都知道韩美林这个人,让我很感动。特别是去芙蓉街时,没想到老百姓见到我,很热情,做锅饼的老街坊送了我一大块锅饼!”
艺术家牵挂着家乡故土,家乡父老也喜爱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儿女。在他们眼中,不管走到哪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韩美林都是这块土地的孩子。
一位脑瓜子好使的创作奇才
“可能我的脑袋瓜和别人不一样,一位部长曾说,‘韩美林死了以后,要把他的脑子留下来。’”韩美林笑着说。
韩美林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以自己的大脑扫描图为创意的作品,完全就像一件结构独特的金色雕塑。
说韩美林脑瓜子好使,不是虚的,有例为证:冯骥才属相是马,在他80岁大寿的时候,韩美林用1个小时的时间,就画了8匹形态各异的马送给他。
杨振宁说韩美林是“外星人”,因为他笔下的“天书”只有外星人才能写出来。
深耕在齐鲁文化的厚土上,韩美林不断创作出各种题材的作品,他创作的“天书”将文字的可读性转化为可视性,突出每一个“字形”就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书”已成为一幅幅画,是文字、书法、绘画三者的完美统一。天书既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作手法,让古老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打破了传统文字的规范和束缚,展现出他自由奔放的创作风格。
“相信500年后,依然会有人记着这些‘天书’。”韩美林认为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一支为家乡创作的笔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采访中,韩美林动情地说。
1936年,韩美林出生于济南,5岁时被送入私塾练习书法,奠定了书法基础。1948年,12岁的他进入部队,接触到诸多艺术名家,为其艺术之路开启了大门。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从此离开家乡开启艺术生涯,但家乡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和创作的源泉。
2023年11月,“韩美林艺术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让家乡人见证了他的创作才华,也从中感受到他的独特艺术魅力。
济南韩美林艺术馆与济南父老见面,虽然时间上晚了点,但韩美林却认为这是最好的时期,他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回馈家乡。
未来,韩美林计划抽出一段时间专门回到济南潜心创作,用更老练、苍劲的笔触描绘心中的济南,为艺术馆创作更多的佳作。
采访最后,韩美林说:“我要感谢每一位为艺术馆付出努力的人,你们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