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所需,人民关切所系,就是人大监督所至。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强省会建设,围绕市委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堵点、深化改革卡点、社会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人大“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项目建设 监督更加精准
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省会,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因此,项目建设情况特别是建设速度,备受各界关注。
围绕项目建设,在整合资源、筹措资金,为“项目深化年”保驾护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在解决企业建设手续办理困难、做好项目建设全程服务保障方面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这些切中肯綮、开门见山的提问,来自2024年10月22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项目深化年”推进工作情况专题询问现场。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询问,既是市人大常委会落实“项目深化年”任务、服务强省会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监督权的一次生动实践。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在“准”字上狠下功夫,锁定事关全市的“牛鼻子”。
为搞好此次专题询问,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周密安排部署。2024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带队,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项目管理等,赴先进城市进行了考察调研,10月12日又带队用一天时间察看了全市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多次深入调研。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项目深化年”推进工作情况的报告。
这些努力,既为专题询问顺畅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又帮助有关部门破解项目建设问题想出实招。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贯穿全年监督支持项目建设,走访调研130多家企业,面对面了解基层实际、企业需求和群众呼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诉求60多项。
聚焦关键小事 监督更有温度
2022年5月1日,《济南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两年多来,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如何?物业管理水平是否匹配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核心问题,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姚丽等13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对〈济南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的议案》,建议围绕《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这是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中唯一一个法律监督项目,也是本届人大代表议案中的首件监督案。
以此为契机,2024年5月29日至6月12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分别赴各区县围绕小区物业管理情况,现场听取居民意见并进行实地检查。
“现在小区大多都配有充电桩,但还是有市民不愿意使用,这个问题怎么破解?”“如何从制度上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的问题?”……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济南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期间,针对报告中部分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存在消防安全管理的隐患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重点关注和讨论。
监督有力度,执行有速度。在济南市人大的持续监督推动下,济南市瞄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频频行动。
不久后,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8个部门印发《济南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建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争取在2025年年底前,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比例达到1:3,将对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停车棚建设给予补贴,并明确电动自行车充电执行民用生活用电价格标准。
这也意味着,济南是全国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以来,首个针对推进既有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制定规范性文件,并对设施建设给予政府资金补贴的城市。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初审了《济南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依法推动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从2021年开展专题询问,到2022年实现立法,到2023年对业委会成立和运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再到2024年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用4年时间,持续打出人大履职“组合拳”,凝聚智慧力量破除物业管理一个个“壁垒”“难题”,让群众的幸福感提档升级。
擦亮泉城“名片”监督更具实效
目前,济南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4万人,连续3年获评年度“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
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让设立“人才日”成为在济广大人才的共同期盼,呼声日渐高涨。
2024年2月23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海右人才日”的决定》,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6月12日设立为“海右人才日”,并在6月12日至7月12日期间举办“海右人才节”。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作出设立‘海右人才日’的决定,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回应广大人才的呼声,支持济南人才工作品牌打造,为强省会建设吸引和集聚天下英才的有力举措。”
设立“海右人才日”是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泉城特色作出的重大事项决定,也是依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又一“范本”。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一件件聚焦泉城特色的监督中,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听取审议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情况报告,推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听取审议文旅产业发展报告,传承保护黄河文化、齐鲁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打造近悦远来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聚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水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问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紧扣市委决策部署,聚焦重大民生关切,不断改进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为强省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