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 医养之都” 逐梦奋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2025-01-14 10:07:1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
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 医养之都” 逐梦奋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在击鼓催征再出发的2025年,槐荫区将锚定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扎实开展“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活动,大力实施“十大提质创优行动”,推动经济企稳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继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1月3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专用设备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成功举办,济南产发集团、槐荫区人民政府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一只规模为10亿元的集成电路投资创业基金,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的天使项目“铺路搭桥”,为槐荫区招链引强、蓄能兴产注入“源头活水”。1月9日,槐荫区面向Z世代展示2025年推介“首秀”,向近200位青春“合伙人”发出诚挚邀约,为槐荫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汇聚“青”力量,激发“青”动力……一元复始,奋斗接续,“齐鲁门户,医养之都”2025年的新征程已经扬帆起航,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与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

  过去的一年,槐荫区高标准落实“125510”发展思路,全区奋斗者披星戴月、踔厉奋发,在竞逐中冲在前、在挑战中争先锋,绘就浓墨重彩新画卷。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8亿元,新登记经营主体20372户,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亿元……一组组数据记录下了槐荫人逐梦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的点点滴滴。

  胸怀凌云志,关山更峥嵘。在击鼓催征再出发的2025年,槐荫区将锚定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扎实开展“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活动,大力实施“十大提质创优行动”,推动经济企稳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继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 医养之都” 逐梦奋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提质创优 跨越发展

  聚力项目建设 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从黄河岸边到西部新城,从精密工厂到智慧实验室,生机盎然的槐荫每一个角落都激荡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近年来,槐荫区着手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过程中槐荫区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

  槐荫区以“新”为引领,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以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汽车消费四大特色产业为配套,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两大产业为支撑的“342”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槐荫区将继续以其独特的产业魅力和活力,展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生机:医养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片区累计开工项目62个,总开工面积861万平方米,一座充满活力的医学新城正拔节生长。先进材料产业能级提升,天岳先进发布的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智能制造产业固链强链,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69%,位居全市前列,槐荫经济开发区“南北两翼”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已然形成。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日新月异,在发展产业上,槐荫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不断夯实筑牢“342”现代化产业根基。“抓项目强产业”已连续3年被确定为槐荫发展的中心任务:从2023年的“抓项目强产业攻坚提升年”,到2024年的“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再到2025年的“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足见槐荫以项目大建设推动产业大提升、以产业大提升促进经济大发展的定力与毅力。

  2024年全区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4个省级、30个市级、106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远洋广场、均和云谷三期、医学中心污水处理厂等33个项目竣工交付,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中交创芯智谷、腊山河西路北延等8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协同发力,槐荫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走在全市前列。围绕“342”现代化产业体系,槐荫区不断完善招商机制,2024年成功对接项目283个,落地项目119个。

  方向明,则发展兴;定位准,则赶超劲。新的一年,槐荫区将力争通过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更多的好产业新产业,支撑槐荫的大建设大发展,跻身全市发展第一梯队。

  守正创新 担当作为

  奋楫“改革之舟” 扛起改革兴区强区历史使命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槐荫区围绕“高水平建设‘齐鲁门户,医养之都’,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全面系统谋划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落实,在全区上下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强化创新思维,聚力攻坚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槐荫区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创建“红色工地”党支部、产业链党委,“信托制”“薪酬制”等一批“红色物业”管理新模式获得推广。槐荫区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为标准,着力锻造一支符合“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力营造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向新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2025年,槐荫将大力实施“十大提质创优行动”,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招链引强,着力蓄能兴产、提振消费,着力改革创新、稳定预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企稳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2025年的“十大行动”与以往内容比,注入了新的内涵。在保留“改革创新、品质槐荫、乡村振兴”三大行动基础上,优化提升了“消费提振、片区攻坚、作风筑堤、项目提质、招链引强、蓄能兴产、党的建设”七大行动。

  具体推进路径上,槐荫将建立“1+3+9+X”招商体制,全面优化招商和产业扶持政策,深化“宜商槐荫”政务服务品牌打造,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等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上,槐荫区全力推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家医学中心新建院区、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等重大在建项目跑出加速度,实现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同时全力争取将支持医学中心建设发展纳入国家规划政策体系,打造“医教研产养服”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大健康产业基地。谋划建设高品质交通枢纽物流园,发展医药冷链仓储、综合保税仓储等多业态物流。

  在释放消费“西”引力潜能上,创新消费场景,做大会展消费,加快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场馆建设;做强汽车消费,做好比亚迪汽车城、汽车主题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通过消费提振内需潜力。

  民之所盼 政之所为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全力办好群众“心上事”

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 医养之都” 逐梦奋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齐鲁之窗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槐荫区始终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始终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在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1.8%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投入,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用心用情用力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过去的一年,槐荫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今天是四菜一粥,都要赶在中午12点前给老人送到家里。”上午9点,在山东健康益寿光年长者助餐站点中央厨房内,5名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准备着130份“老年餐”,餐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上午11:30左右,“老年餐”被送到段店北路街道八里桥社区100周岁的王奶奶家中,“腿脚都不好使了,现在做不了饭,多亏这一顿饭,可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2024年,槐荫区规范提升39处长者助餐站点。围绕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需求,槐荫区设立了“区-街道-社区(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通过长者助餐站点、幸福食堂、暖暖的厨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养老”新模式。

  上午8点,1岁半的兜兜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锦绣兰庭10号楼兰精灵托育园,开启了一天的“校园”生活。游戏区、手工区、种植区、配餐区、保健室、盥洗室……1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干净整洁,各种功能区域一应俱全,课程内容涵盖语言、认知、社会情感、身体动作等。槐荫区卫健局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夯实托育服务发展基础,通过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方式,发展多种模式托育服务,多渠道增加供给。截至目前,槐荫区备案托育机构33家。此外,2024年,槐荫区坚持教育兴区,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建成教育设施8处,新增学位1.1万个,“教育兴”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着人民的意愿。“守护童心、筑梦未来”儿童关爱工程、“槐暖夕阳”养老服务项目、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幸福安居保障项目……在1月9日召开的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槐荫区2025年20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新鲜出炉,这些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承载着新的一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区上下将全力办好群众“心上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槐荫区将坚定扛起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的责任和使命担当,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