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至11日,济南市各区县陆续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各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和重托,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共绘未来发展画卷。本期我们将对话各区县人大代表,与他们聊聊那些为群众“代”言的故事。
“基层事无小,为民服务大”
——历下区人大代表、趵突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商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这是历下区人大代表、趵突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商黎履行代表职务的准则。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自身掌握了更多本领,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作为济阳区人大代表,商黎时刻将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自身理论素养提升的同时,她还带领身边的同事和选民一起学习。组织专题读书班、召开圆桌交流会、举办“出彩头雁”业务知识大赛……总能看到她最认真、最活跃的身影,积极主动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既然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要扎实工作、认真履职。”这是商黎常说的话。她深入群众,俯身倾听,用脚步丈量民情。
2023年以来,她积极推进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组织统筹做好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民情恳谈等方式,把小区道路、公共照明、整修新建非机动车车棚、充电桩等项目列入改造清单。高质量完成4821户、33.2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面对居民变压器扩容的历史遗留难题,商黎主动担当,带领社区集合利益相关方广泛论证,先后召开4次联席会研究确定变压器扩容方案,协调供电部门换购与新方案匹配的变压器,最终顺利完成施工。妥善解决遗留15年、涉及704户居民的变压器扩容难题,解开了群众多年的心结。
“基层事无小,为 民 服 务大。”秉持这样的理念,商黎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危墙整修、路面修复、物业引进等民生实事64项,提供就业帮扶1535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609人,妥善处理农民工欠薪事项82件,帮助索薪157.09万元。她始终关注“一老一小一青年”服务保障工作,为辖区148名独居老人安装“亲情e联”服务系统,为232名独居老人建档立卡,提供定期上门探访服务。打造家庭教育指导站、温馨话室等儿童活动场所,积极对接爱心企业走访慰问困难儿童,开展主题活动70余次。改造升级“泉新泉驿”骑士友好商圈,引进新就业群体专业服务企业骑寄驿站,拓宽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平台功能,先后为200余人次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学在前,她是理论学习的“排头兵”;干在先,她是难题攻克的“急先锋”;谋在实,她也是服务创新的“开拓者”。多年来,商黎获得“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标准杰出带头人”“济南市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她的带领下,趵突泉街道也斩获山东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济南市妇女儿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多项荣誉。她用行动彰显了人大代表的担当与作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商河县人大代表、乡村绿洲(山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尚水
“作为一名农业企业代表,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报告为我们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有了更多思考,如何结合本职工作,为商河作出更多贡献。”1月7日,商河县人大代表、乡村绿洲(山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尚水,在商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会场前感叹。
温泉花卉产业是其所在的商河县特色产业。“去年,我们乡村绿洲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前几天,我们企业进行了这些年来发展历史的回顾。”庞尚水对记者说,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红掌,到如今建有4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年生产销售花卉480万盆,乡村绿洲带领商河温泉花
卉盛放17年,将出彩好品销往全国各地。“这是我们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商河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协同并进,成为这名人大代表最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他主动联系选区单位和选区群众,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会议,并深入思考如何建言献策,提高履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今后,我将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寻求新突破,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为商河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辜负群众期盼”
——济阳区人大代表、曲堤街道潘家管区党总支书记张川
“群众工作无小事,我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盼,倾听民意、为民解忧,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是济阳区人大代表、曲堤街道潘家管区党总支书记张川经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张川深知做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就要真正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争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从升级东张村的大棚生产路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境,到仅用半个月时间就解决了柳家社区的冬日取暖问题,这些年,他说到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不辜负群众期盼”的诺言。
作为济阳区人大代表,张川总是将来自群众的呼声带上两会的会场。
其任职的曲堤街道是2001年由原姜集乡、三教乡合并而来。原乡镇驻地附近的基础设施普遍欠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提升改善。“比如原姜集乡驻地商业街,两侧没有路灯,严重影响居民夜间出行;没有排水设施,一到下雨天就容易积水,变得非常泥泞难行。沿街商户、居民已经多次向我们反映,说影响生产生活。”
为了让居民生活更加舒心,张川了解到此情况之后,积极向街道办领导和上级部门反映。收到反映后,曲堤街道党委高度重视,对原乡镇驻地附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谋。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会,共商解决方案之后,张川反映的问题被整理为完整的人大代表议案,递交到济阳区人民代表大会。
如今,这一议案已通过,老乡镇驻地提升改造纳入全区的总体规划。济阳将加快对老乡镇驻地提升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老乡镇驻地形象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争取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镇域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未来,基础设施提升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一定会更方便。我这个代为发言的代表,也算是不负所托。”
“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历城区人大代表、山东海岱书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军
“作为一名从事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区级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群众发声、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重任。”历城区人大代表、山东海岱书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军认为,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把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
作为企业代表,马军在本职岗位上一直专注于文化教育事业投资和运营。去年4月,其所在的海岱书院引进法国亚眠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山东体育学院三方共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历城乃至济南市引才引智贡献力量。同年10月9日,新加坡金沙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山东—新加坡高水平开放合作交流会”上,马军与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规模最大的核心私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主席关春福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济南共建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创新研究院,致力于开展本硕博阶段的中外联合办学及在科技金融和先进制造领域开展科研技术引进和转化。这是海岱书院实施“致力中华文化传承,融汇现代科技文明,创新创造美好生活”发展战略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作为人大代表,马军同样尽心尽力。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市历城区两会上,他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与全区各行业各战线人大代表共谋全区发展大计。在此次会议上,马军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多方走访和咨询专家学者,经多次论证后,独立或联名提出四条建议:《关于利用普惠性体育运动场所打造“十五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擦亮“历城”城市IP的建议》《关于改造、提升环联夜市周边综合营商环境的建议》和《关于提前规划地铁站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的建议》,均被历城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转交承办部门。
在尽责履职过程中,马军积极参加每一次历城区人大和东风街道人大工作室组织的会议和各项活动,主动走进社区联系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及时将选民反映的问题汇集论证,并积极联系各相关部门寻找解决途径。今年以来,参与配合东风街道富泉社区解决商职小区“由于雨污分流施工导致小区污水管道堵塞外溢”等系列问题,多次组织座谈会,积极连接专业资源,邀请区城管局城肥二处进行免费清疏施工,解决了困扰社区居民多时的难题;积极参加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联合市区文联、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富泉社区等单位,先后在东风街道辖区内的富祥天地小区、泉印兰亭小区、锦绣泉城小区、山大五宿舍、华信银座广场等多地组织开展了数十场“大美历城——迎新春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积极参与“2024济南市爱心集市暨历城区首届社区精品年货节”活动,组织多位书画家至活动现场进行展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