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如流,华章日新。
翻开2024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卷,起笔苍劲有力、运笔浓墨重彩、落笔锋芒显现——“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大街小巷文明新风拂面而来、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两创”铺就产业发展的“诗和远方”……
守正创新,气象万千。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使命担当,全力服务中心大局,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理论武装凝心铸魂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近年来,济南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理论武装、研究阐释、宣传普及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走进田间地头才能深入百姓心头,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把基本原理变成了“家常话”声动泉城。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主题,市委宣讲团等10支宣讲队伍创新运用“三化三动三力”宣讲机制,建强“学习强国”“理响泉城”等平台阵地,集中开展理论宣讲4.8万余场(次)。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全年组织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13次,编印《学习文汇》12期,配送理论书籍30种……学习质效全面规范提升,列席旁听机制全面覆盖,典型经验在中宣部《党委中心组学习》刊发。
近年来,我市研究阐释成果颇丰。建强北京大学济南城市软实力研究院,修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构建揭榜挂帅、重点、一般、专项和委托五类课题研究体系,完成年度立项课题215项、结项184项。编辑出版“1+5”济南系列蓝皮书,举办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高端论坛等活动10余场。
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聚焦前沿的理论研究、润物无声的理论阐释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以思想之旗凝聚奋勇前行的磅礴伟力。
服务发展大局
强声场激发奋进力量
2024年,济南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经济发展不断跃升,科技创新激发动能,营商环境气象万千,民生改善持续向好。
传播就是生产力,如何用高质高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持续唱响团结奋斗强省会主旋律?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有作为。
聚焦重大主题,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高站位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党纪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开设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牢记嘱托 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等专题专栏,刊发各类稿件3万余篇,全网点击量逾1.5亿次。
建立全市经济宣传工作机制,打造“项目强省会”经济宣传品牌,聚焦项目深化年、民营经济、数字济南、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先行”媒体行等专题经济宣传50余次、重大活动宣传100多项,推出相关报道近2万篇,为强省会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健全外宣联席会议机制,建强国际传播中心,成立海外传播中心,开展“机遇中国”主题宣介,组织“五友”外宣交流活动40余场,拍摄“三个山东”主题视频360余部,海媒账号粉丝达2853万。创建“媒体会客厅”,开展“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7次,组织全国知名媒体总编辑行,联动“主流媒体+自媒体+商业平台”,立体化宣传推介济南。推动济南日报与爱济南高效深度融合,打造《问政》《商量》《共治》《有话好好说》等宣传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新黄河客户端,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品牌。
讲述成就背后的故事、解开数字跃升的密码、分析“路线图”说透“含金量”,热气腾腾的新闻报道勾勒出一个奋力奔跑的省会侧影,持续向外界传递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澎湃动力。
强化价值引领
文明新风润泽泉城
济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在这里,“凡人微茫”引领“星火燎原”,平民英雄不断涌现;文明新风播撒志愿火种,一城大爱从善如流。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城市底色更加鲜亮。
文明培育春风化雨。全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试点评估,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强国复兴有我”“全民国防教育月”“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红动泉城”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83项重点任务,“泉城发布厅”参评全市创新创优项目获得满分并入选全省工作案例,2人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主流价值充分彰显。
深化文明实践展示带建设,推进文化社区试点建设,开展“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活动3万余场。开展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织130家文明单位与乡村文化振兴重点村进行结对共建,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两节四集四赛”等活动3000余场,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召开全市“深化城市精细治理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大会,健全文明城市常态创建机制,安排部署16项创建任务,协调推进122项为民实事落实落地,推动解决文明创建相关问题2933个,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评估工作。扎实做好“亲历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口述史”整理研究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口述史》编撰。
文明沃土结硕果。穿行在城市间,你会发现,无论是遍地开花的文明实践活动、还是需要帮助时济南“老师儿”的热情反馈,无论是不断涌现的模范典型、还是流动的公交榜样,文明,已经成为济南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聚焦文化“两创”
文化建设活力迸发
如今,越来越多文化 “两创” 新地标如璀璨星辰般闪耀泉城大地。
大明湖畔“夏雨荷”明眸轻启一眼万年、“山东手造”“百花洲”成为特色文创产品孵化中心、覆盖全市的泉城书房满溢浓浓书香……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济南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强市建设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文艺创作多点开花。实施“海右文学”精品工程,6个项目入选第二批“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库,推出电视剧《幸福草》等一批优秀作品,荣获省级以上重要艺术奖项32项,电视剧《警察荣誉》荣获“飞天奖”“金鹰奖”两项大奖。
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出台《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 年)》,新建泉城书房9家,打造泉城文化驿站20家,组建泉城交响乐团,举办“唱响泉城”2024城市主题歌曲征集、济南国际双年展等重大文艺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3万余场。
保护传承持续推进。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协调机制,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打造“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龙山文化旅游季等活动,《大辛庄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2-2035)》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短视频《从河说起》(第二季)网络热播,考古专题片《济南王家族墓地》登陆央视,焦家遗址、龙山文化正式写入全国统编历史教科书。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突出项目引领,大众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一批项目主体竣工,明水古城投入运营,融创文旅城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突出数字赋能,优化提升“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交易中心,打造“曲水亭街——百花洲”数字化场景街区,推动IEF国际数字文化嘉年华项目落地济南。突出文旅融合,精心策划“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聚全市之力打造“泉在济南”城市品牌IP,共接待游客1.4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2.66亿元,济南获评2024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中国活力之城”。
机构改革高质高效。划入新闻出版(版权)、电影管理(“扫黄打非”和全民阅读)职能,全市新闻出版行业年收入达348.39亿元,年利润30.56亿元,全市电影票房3.6亿元,观影840.1万人次,位居全省前列。
又踏层峰望眼开,更扬云帆立潮头。
2025年的大幕已然开启。聚焦强省会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济南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更好担负起新的使命,以实干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