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2025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重点项目的“信号枪”已经打响,护航经济已然成为全市公安机关一往无前的工作主题。
位于高新区核心区的舜华路派出所,是面对全市常住人口数、户政业务数、市场主体数、日常警情数最多的派出所。其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60余万,登记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7.8万余家。这里商业楼宇密集、总部经济聚集、经营业态汇集、高端人才云集,是全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今年以来,高新公安分局紧紧围绕“项目提升年”部署要求,勇挑发展重任,立足公安主业,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优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优环境。
便民利企凝聚兴商之力
项目里蓄积着未来,手握多个重大项目的高新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希望。
一个项目落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社保、补助、看病……居住证是他们在这个城市拥有归属感的重要物件,为他们办理居住证,成了舜华路派出所户籍民警曹蔚然的家常便饭。
接触多了,曹蔚然对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大致的“画像”——多是年龄偏大,来自省外,操着一口浓浓的外地方言,且常常无法一次办成。
“这样上午来一个、下午来一个,效率太低了。”曹蔚然开始主动出击,发现一个单独来办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主动了解,联系其单位负责人,为项目上几百名工人提供上门集中办证服务。
作为全市户籍业务量最大的派出所,7个窗口,2个热线,日均三四百件的业务量,让13名民警、辅警忙得不可开交。由于不想单独占用一个窗口,影响大厅群众的正常业务办理,他们总是等晚上下了班,延时服务,加紧赶制出白天的这批证件。
“办了居住证,看病、租房、交社保之类的就方便多了。”对于工人们来说,办理居住证往往是一项迫切需求。现如今,几百人的证件,头一天上门,第二天就送到了工人们手中,工人们实现了“不出门就能快速拿证”,一声声质朴的“谢谢”让曹蔚然心里暖暖的。
通过小小一张居住证,解决了工资发放的问题,也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让工人们可以踏实地投身到项目建设中。
“都说人民警察为人民,从舜华路派出所警官们的身上,我深深看到了这一点。”在一封落款为“一名被深深感动的舜华路群众”的感谢信中,辖区某大型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话传达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也让曹蔚然更加坚定了热情服务的信念。
强化防范稳定发展之基
有一个稳定的大局,才能有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任何损害营商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都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近年来,电信诈骗“花样多”“套路新”“防不胜防”几乎成为共识。可是,在舜泰社区干了12年的社区民警高新元对此有着不同见解:“外壳在变,本质不变,大部分的电诈案件都是利用了人的贪念。”
“1000多人的项目,自开工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起电诈案件。”提到反诈,高新元露出自豪的神情。
“零电诈”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在进项目宣讲的过程中,高新元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于这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务工人员,不要咬文嚼字,要讲他们能听懂的话。“我常跟他们说的一句话是:‘相信天上能下冰雹,但绝不相信会掉馅饼’!”
为让宣传更生动,高新元还从网上学习了“灵魂八问”。“刷单前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为啥能轮到自己?”“网恋前问问自己,人美声甜的小姐姐,为啥还需要网恋”……高新元把一个个直击灵魂的提问张贴在工地的大门口、宿舍、食堂,如同架起一盏盏反诈“明灯”,时刻警醒着工人们。
辖区企业多,纠纷就多。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高新元可以称得上“老手”。他不仅耐心倾听每一方的诉求,还巧妙运用法律知识和心理疏导,让双方都能满意而归。
去年4月底,辖区某商铺经营业户张女士反映,其所租赁的房屋面临拆迁,自己装修投入较大,补偿协商没有结果,且房屋已断水断电,严重影响生意,希望相关单位部门帮其落实处理问题。
在“泉舜心”警律民联调工作机制下,高新元与风华社区居委会联合工作,依托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多元调解力量,进行“三所联调”,多次调解后,事情有了转机。
从一开始的只能赔偿张女士远低于实际投入费用的44万余元,到后来在多元调解下,双方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敲定80万元的补偿金额,张女士同意5日内搬离。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2024年以来,派出所共计调处纠纷882起,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调处满意率达到97.5%。每一次调解,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争端,更是构建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严打犯罪铸就安全之盾
经济活跃的地区,也是犯罪分子眼中的“肥羊”。
诸多大型企业园区、大型企业省级总部坐落于舜华路派出所辖区,这里居民小区159处、学校81家、宾馆230家、“九小场所”数千家,人口之密集、经济之活跃可以想见。
对于舜华路派出所来说,防范打击经济犯罪的压力重于泰山。“就拿最常见的警情‘丢电动车’来说,去年一年,我们为群众找回了几百辆电动车。”舜华路派出所民警张世毅介绍,“其中包括自己忘记位置的、保安移动位置的和真被盗的。”
现有入驻企业2000余家的汉峪金谷园区,企业员工2.3万余人,占地约45万平方米,楼宇40栋,园区内人员数量呈现“工作时间增长,休息时间下降”的情况,警情亦呈同样趋势:以盗窃电动车(电瓶)居多,且多发生于白天。
“去年做过统计,汉峪金谷园区的电动车保有量达2万辆。”密密麻麻的“电动车大军”成了园区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
对此,舜华路派出所做出种种努力。重点针对园区内部及周边的电动车停放区域开展巡逻工作;建立“两盗”专班,全力推进汉峪金谷及附近盗窃电动车案件的侦办;利用园区“电子屏、公告栏、道闸”等载体,张贴、播放“停车落锁、自我防护”等提示信息;协调汉峪金谷管理方,将其内部视频监控网络向周边道路延伸,覆盖全部电动车停放区域,同时,分局在全区新增监控设备980处,架起了全域“防护网”。
付出就会有收获。2024年,派出所盗窃类案件发案数较往年同期降低36.4%,破结案率64.7%,较往年同期的52.3%,提升了12.4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分局以风险隐患排查为重点,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动力,以严打违法犯罪为抓手,在辖区的重点项目和企业配置了项目警长7名、警务助理28名、泉城工地义警54名,并在7处重点项目设立了“联建工作站”,做到“警务前置、服务前移”。
1月10日,舜华路派出所接辖区企业报警:公司在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时,被敲诈勒索50万元。接警后,派出所高度重视,成立由副所长苏鹏程带队的办案小组,迅速开展侦查取证工作,完善证据链条,仅用3天,便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并为涉事公司追回被敲诈的现金50万元。
在拼经济、护发展的道路上,舜华路派出所始终向新而行,拓宽稳定发展之路。下一步,舜华路派出所将继续聚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便捷顺畅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安商暖企的服务环境,全力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朱慧 周昌盛 张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