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时隔6年多,中央再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近年来,济南市以“项目”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落实存量政策,创新推出各类增量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济南市民营经营主体达152.6万户,同比增长0.9%,占全市经营主体的98.6%,为济南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新形势下,济南市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在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做好长期规划,助推民营经济开新局谋新篇。
系统完善市场机制
厚植民营经济“营商沃土”
发挥好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等行为会限制资源自由流动,扭曲市场信号,妨碍市场竞争公平性。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民营企业难以突破限制进行技术创新,无法实现大规模跨区域发展,进而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防范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要采取“回头看”行动,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政策。济南市深化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着力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地方保护性措施出台,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投标竞标等方面的公平性。
二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亲清政商关系。过多的行政审批和监督检查等流程会增加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应当提高行政效率,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商沟通机制,了解民营企业真实诉求,将服务落到实处。济南连续2年举办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打造“海右亲清会客厅”,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强化线下办事“只跑一次”、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审批服务“一套标准”、群众诉求“一线应答”等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和效率。
三是优化开放合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重要战略性项目。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应当强调机会公平,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在国家战略和国际合作竞争中积极融入,勇于担当,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民营经济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当前,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创新活力加速释放。济南将依托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民营企业布局绿色低碳产业,例如华熙生物已成为全球玻尿酸原料龙头企业;成立“一带一路”产业联盟,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积极拓展国外市场。2024年,济南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549.8亿元,增长11.8%,占比66.7%。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培育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破除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堵点是壮大民营经济的关键举措。
一是鼓励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在科技进步加速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民营经济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主体,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民营企业受限于资金、人才等问题,在科技创新上面临诸多难题。应当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提升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加速校企协同研发创新。2023年,济南4家民营企业新备案为省级院士工作站,16家民营企业新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民营企业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中奋勇争先。
二是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或设备购置更新时面临较大资金需求,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限制了民营企业长期发展,应当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投入,畅通股、债、贷多种融资渠道纾解融资难题,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消除融资制约因素。济南持续深入推进“攀登行动”,主动提供政府性担保,推出“济担—攀登贷”“济担—科创贷”等政策性担保贷款,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持续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驱动新旧动能转换。民营经济是参与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主力军,应当高效利用新技术,引进开发新工艺,生产推出新产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谋划实施一批项目,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为民营企业发展开辟新赛道新领域。
聚焦未来超前谋划
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政策,高质量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生动体现。立足民营经济发展难点,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澎湃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加快推动政策落实和创新,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政策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政策引领是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层面正在按法定程序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多部门今年将在市场准入、企业融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济南今年将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制定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具体举措;加强政企沟通机制建设,持续举办系列“海右亲清会客厅”活动,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是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引育,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优化提升民营企业家和员工素质,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专业人才,是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当完善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引育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和评聘办法,畅通人才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渠道,增强民营企业人才归属感。动态升级人才政策“双30条”,利用“三行、五库、一平台”为民营企业人才招引提供政策支持,定期举办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服务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三是持续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激活市场活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民营市场主体成长。应当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精简审批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建立健全政策落实跟踪评估机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印发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作者单位:济南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