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3月9日
拍摄地点:平阴县玫瑰镇
拍摄内容:农村老人吃上“一顿热饭”
家门口吃上一顿热饭。
幸福院里老人吃出好身体
“你也坐下吃点,我们幸福院做的饭好吃,养人!”
午餐时间,记者走进罗寨村幸福院的餐厅,三十多位老人正在就餐,他们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这口幸福的味道——豆芽炒豆腐皮,配上两个红烧狮子头,就着热腾腾的大馒头,虽是“大锅饭”,但家常饭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开。“每天还给我们发牛奶,不愿喝牛奶可以换成酸奶!”“馒头不够随时再要,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在幸福院就餐的体验,话语间都是满足。
孔凡英是这群老人里这两年变化最大的。“我平时自己一个人住,不愿做饭,也不愿吃饭,没有胃口。”她说,独居生活让她提不起精神,饿了就应付一口,不饿就不吃,长此以往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几乎每年冬天都要住院两三回,在外工作的儿女也为她操心。2022年,孔凡英开始跟老伙计们一起在幸福院吃饭,这才让生活有了规律。“每天早早就来,大家一起看看电视、打打扑克,十一点半准时吃饭。这里热热闹闹的,吃饭也香!”老人用最朴实的话表达着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可比自己在家里闷着强多了!”
这个冬天,孔凡英连一次感冒都没有,一顿顿热饭让老人养出了好身体。这样的例子,在罗寨村不止一个。老人们从前应付吃饭的生活状态,让村党支部书记高士民很心疼:“我们幸福院刚刚运营的时候,有些老人吃大包子能吃四五个,饭量大得吓人,就是因为平时饥一顿饱一顿。”高士民说,在幸福院就餐日子久了,每顿午饭都是一荤一素,鸡腿、红烧肉、鱼肉换着花样吃,老人们习惯了,用餐习惯也越来越健康。
“从我们幸福院开始运营,每年除了冬天最冷的两个月,担心雨雪天气老人路上摔跤不开放,其余十个月每天如此。”高士民说,每天晚上还提供鸡蛋、咸菜、粥和面食,老人营养有保障。
运营不停滞 子女、集体都出资
“叔,我把菜倒到大碗里,保温桶拿回去刷了,你们慢慢吃!”
给老人们端上餐盘、分好馒头,幸福院的厨师罗宗风提上保温桶,给90多岁的张立普老两口上门送饭。“这两位老人腿脚不好,我给他们送饭一年多了。”罗宗风说,平常也有老人打饭回家吃,“7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都服务!”
罗寨村有1200多口人,现在常住村里的只有400多人,其中75岁以上的老人有80人左右。这些老人有不少是独居或只有老两口。平阴县“孝善养老计划”探索实施以后,幸福院投入运营,三四十位老人受益。不是每周开餐一两天的“花架子”,也没有因资金问题停滞,这是怎么做到的?
高士民告诉记者,幸福院的就餐标准是午餐6元、晚餐3元,每个月270元。其中,子女出150元,村集体补贴120元。“我们村有大片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村集体有60万元左右的收入,其中10万元左右补贴到老人用餐上。”高士民说,对子女而言,每月150元的费用相当平价,“老人吃得好,也不用刷盘子刷锅,子女心里就不那么记挂了。”
记者了解到,平阴县民政局根据相关政策要求,支持各单位强化资金整合,制定出台了《平阴县“孝善养老计划”实施方案》,以村为单位建立孝善养老基金,采取“四个一点”的方式,即子女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发动子女尽孝先行,形成带动效应,筹措建立“孝善养老基金”,让有需求的老人“离家不离村,抱团养老,守望相助,就地享福”。
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四个一点”也有不同的体现。玫瑰镇副镇长张海燕告诉记者,镇上的张洼村也是通过幸福院为老人提供“一顿热饭”,这个村为保证农村幸福院能够长期运营,与两家爱心企业成为长期合作伙伴,每年捐助幸福院20万元,加上党员群众捐款以及就餐老人自愿缴费,保证了幸福院的正常运转支出。
更多村庄加盟老人尝到幸福味道
“真厉害,老太太87岁了还能打台球,看来咱幸福院的饭真养人!”
吃过午饭,老人们开始在幸福院的活动室休息娱乐,按摩椅、蹬三轮、椭圆机、台球桌等器材一应俱全。一位老人把拐杖挂在台球桌边,有模有样地架杆打起了台球,引得大家鼓掌叫好,每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看到,幸福院里还有个卫生室,乡医每周两天值班,给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有了幸福院,我的工作也好开展,每位老人的身体情况我都了如指掌!”乡医赵言峰说。
88岁的刘召洪老人从老伴儿去世后,坚持自己单独生活,长期吃饭应付,身体非常瘦弱,孩子们给刘召洪交了赡养费让老人去幸福院吃饭,刚开始去的路上都要停下来休息两次,现在能开电动小三轮车去地里锄锄草;邻村一位村民为父亲交上全额餐费,让家中83岁的老父亲吃上了热乎饭,老人整天乐呵呵,再也不抱怨孩子回家不及时,“原来天天挂念老父亲,现在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有些老人年龄不到75岁,但自己生活确实有困难;有的老两口其中一个不满75岁,总不能单独在家吃饭。我们就收取270元的全额餐费,也让他们在幸福院吃。”高士民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平阴县户籍人口36.5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9万人,占总人口的27.08%,农村地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尤其突出。现在,平阴县已经有10多个村实施“孝善养老计划”,受益老人达到300多人。
平阴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甲斌说,该计划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比如,村“两委”利用老人在幸福院活动的时间,组织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反诈骗及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类知识的宣传。而且子女主动为老人交纳孝善资金,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老人在幸福院得到照护,儿女则从照顾老人的繁忙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工作,增加了收入。通过交纳“孝善资金”,形成了人心思善、孝老敬老的“蝴蝶效应”……
今年,加入“孝善养老计划”的村庄会更多,将有更多老人尝到“一顿热饭”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