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

2025-03-17 09:36:1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雪

责任编辑:高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其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成效。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将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抓手,通过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从规范发展向内涵式提升的深刻转变。

  构建纵横贯通的制度体系

  筑牢组织建设根基

  制度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根本保障。高校要立足《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网络。纵向维度形成校党委统筹、院系党组织协调、支部创新实践、党员示范带动的四级联动机制,横向层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民主监督机制等配套体系。这种立体化制度架构既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又契合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求,为党组织作用发挥提供制度支撑。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统领地位。必须将“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议事决策程序,建立重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机制,确保办学方向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向同行。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关键领域,要构建政治把关的制度化路径,将意识形态责任制嵌入学术评价体系,实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有机统一。通过制度设计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使高校真正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创新动态调适的运行机制

  提升制度执行效能

  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要突破传统科层结构的路径依赖,建立“标准+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既保证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又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推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学术引领力与政治领导力的深度融合,破解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通过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的工作推进机制,配套“提醒—通报—约谈”的问责链条,形成压力传导的制度化通道,确保制度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数字化变革为制度执行注入新动能。开发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制度执行—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反馈改进”的数字化治理闭环,实现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教育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全程在线办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行为特征,建立三级预警机制,提高谈心谈话和教育管理的精准度。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有助于提升党务工作效率,更能够推动党建工作朝着精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完善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更是风向标。要建立包含政治功能、组织活力、服务效能等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形成“纵向看进步、横向看贡献”的价值导向,运用有效评价方法衡量制度建设成效,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实绩。这种评价模式可以打破“一刀切”惯性,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发展中求突破。

  监督体系是制度效能的防火墙。要整合纪律检查、巡视审计、群众监督等多重力量,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制度,实施组织生活备案审查机制,通过“嵌入式”监督将廉政风险防控延伸到科研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等重点领域,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防线。这种全方位监督体系既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又培育自觉遵守的制度文化。

  深化理论武装与文化建设

  形成制度建设共识

  思想建设是制度建设的灵魂工程。要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理论学习矩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建师生联合党支部,推行“理论导师”制度,促进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学习积分银行”,将理论学习成果与职业发展挂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认知认同向实践认同转化。

  文化浸润是制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打造“红色讲坛”“经典研读”等文化品牌,将制度规范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责任区”等,通过榜样示范构建制度文化的实践路径,使制度约束升华为价值追求,实现从“要我遵守”到“我要践行”的思想转变,为制度建设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推进前瞻性制度创新

  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要求,要探索建立跨学科党建联合体、重大项目临时党支部等新型组织形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推行“党建+团队建设”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关合力,在攻克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的实践中检验制度效能。这既是对传统组织模式的突破,也是对党建引领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是制度建设的战略支点。构建政治吸纳与专业成长的双向促进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制度,建立“学术导师+党建导师”双培养体系。在青年学者中实施“红色筑基”工程,将政治考察贯穿人才引育全过程,实现党员发展与人才战略的协同推进。

  新时代推进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本质上是将党的建设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有机统一的过程。需要以系统思维构建制度体系,以创新思维完善运行机制,以战略思维推进制度改革,最终形成“制度完善—治理有效—发展提质”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强化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路径。

  【王雪 作者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管学部纪委书记、讲师。本文系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JNSK23C67)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雪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