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垃圾分类日常执法精细化、宣传引导常态化,努力提高居民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长清区城管局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普法+执法”并重、“教育+处罚”并行,打好“专项执法+普法宣传”组合拳,以铁腕执法与暖心服务交织的方式,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执法保障,规范执法检查。自去年以来,长清区城管局聚焦“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抽调执法精干力量,专门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中队,负责牵头开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关键环节专项执法检查,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注重指导服务、全面从严执法,深入细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为全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执法保障,助力“新时尚”迈向“新习惯”。在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中,垃圾分类执法中队采取“先教育规范、后限期整改、再依法处罚”的柔性执法程序模式,牵头开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关键环节专项执法检查,采取“马路办公”、日常巡查、明察暗访等方式,重点检查宾馆、饭店、餐馆、商场、超市、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工地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单位,在加大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的力度和广度的同时,让垃圾分类执法不断走向制度化、科学化,执法检查也正逐步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形成责任明确、统筹管理、常态巡查、快速处置的工作模式。同时,垃圾分类执法中队注重加强与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联动,探索运用大数据、监控探头等方式固定取证,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率、追溯率和处置率,以更有科技性、实效性、持续性的措施,解决执法检查中遇到的难题。
紧盯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巡查。长清城管持续对施工工地、餐饮企业、商场、超市等场所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现场指导、督促相关单位主动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场所人员分类投放行为。始终坚持普法先行原则,走进辖区商户,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送上门”。通过现场执法、入户宣传等方式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形成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新风尚。同时,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一点多查、一查多效”,做好管理与执法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加强复查,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紧盯薄弱环节,加强社区执法。执法队员积极主动与社区、物业负责人对接,为社区物业提供执法支撑,紧盯未正确分类投放的重点人群,加大执法处罚和警示曝光力度,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联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指南、现场讲解、走访入户等多种方式,向辖区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指导群众正确进行分类投放。督促垃圾分类责任人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各项规定,强化责任意识,共同维护辖区良好环境秩序。联合社区开展“普法+执法”进社区活动。重点对垃圾收集容器的配置及管理维护、制度公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台账管理等方面逐项检查,对小区容易混淆的垃圾类型等进行详细讲解、答疑解惑,指导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精准投放要点,对垃圾混装、混投等行为进行纠正指导。
紧盯问题线索,强化联勤联动。为强化联动配合,形成整治合力,长清区城管局紧盯问题线索,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始终保持对垃圾清运不及时、混装混运、非法收集运输、非法倾倒等重点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驳运、处置等不同时间段,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错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沿街商户,指导管理责任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分解、容器设置点环境维护等职责,针对发现的不分类、乱堆放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予以查处。特别是对高频区域、多发点位,不定期开展复查,持续跟踪整改进度。
生活垃圾分类不在一朝一夕,离不开强有力的执法保障。长清区城管局以“常态检查+专项执法”的形式,使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得到“扩面、规范、提质”。下一步,长清区城管局将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执法的宣传教育,实现执法与宣传同步、惩罚与教育并举,不断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