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摆满奖杯与证书的荣誉室,是有些震撼的。同样震撼的是他们2024年的成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99亿元,中标合同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再次刷新黄河路桥有史以来中标合同额最高纪录。
这份成绩单离不开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平在2024年年初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济南黄河路桥在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一强多专”的业务矩阵,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企业的逆势上扬。
济南黄河路桥参建的济南市二环东路高架桥及地面道路建设工程
一体两翼
跻身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第一方阵”
2024年4月25日,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双盾构始发,其中一台盾构机就是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黄河路桥”)的“黄河一号”。这标志着山东省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建设按下了“加速键”,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进入了“快车道”。
同时,济南黄河路桥也加快推进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空天信息大学、经十路东延、有轨电车等重点工程建设,助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力提速。
作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大型国有建筑类施工企业,济南黄河路桥自1970年起,历经转型、升级、改制等历史性突破,从最初的材料生产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年综合施工能力100亿元以上。
在改革中向新求变,与时代共发展。济南黄河路桥秉承“专业化+品牌化+全国化”战略布局,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一路跨越。同时,通过产业整合和新经济增长点培育,全面提升了在材料生产供应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有力推动了贸易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有效降低了整体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冲击。
“干工作必须提前谋划,未雨绸缪。”这是张玉平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也是他基于企业实际发展而提出的以工程建设为主体,以产业供应、贸易金融为两翼的崭新发展格局。张玉平表示,“一体”就是首先要全面做强工程建设业务板块,加快打造工程建设板块“一强多专”业务矩阵,即做强传统市政施工板块,做专公路、房建、轨道、水利等相关新进业务板块。
如今,济南黄河路桥已成功跻身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第一方阵”。在推动“产业供应”之翼布局中,济南黄河路桥以黄岗、瓦峪两个生产基地为依托,加快整合山东日顺建材、济南泉铁建材、济南轨道城建管片、中铁管片、中铁新型建材5家并入企业,全力打造以绿色建材、装配式建材为业务主体的大型建材产业集群。同时,济南黄河路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科技研发和产品转化能力,打造集绿色建筑、低碳能源、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绿智科技园,做强做大做实产业供应板块,实现产值、利润大幅跃升。
“贸易金融”之翼的布局则以同晟路桥公司为依托,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有序拓展商业保理、担保等金融工具业务,积极开展基金、债权、股权投融资业务。通过“一体两翼”的协同推进,济南黄河路桥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幅全新画卷加速铺展。
实力加持
30余项资质,300余项国家专利
“打铁先需自身硬”。在这一点上,济南黄河路桥是有底气的。
目前,济南黄河路桥下辖10个子公司、8个分公司、2个控股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设计行业甲级及隧道工程、桥梁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30余项资质,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先后高标准完成了经十路、二环南路、黄河大道等数百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
“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自到任济南黄河路桥以来,张玉平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主动“走出去”,围绕市场经营,主动求变激发活力,持续深耕济南各级平台和区县市场,加快全国布局,设立17个办事处,开辟南京、西安、泉州等地市场,全国市场中标额实现新攀升,业务范围实现省内16个城市全覆盖,省外13个省份已布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济南黄河路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成果丰硕,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道路胶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授权300余项国家专利,荣获200余项国家、省、市各类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及300余项优秀成果奖,承建的百余项工程分别获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市政样板工程”“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等数百项荣誉。
人才强企
做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干部调整常态化,真正为愿干事、善谋事、能成事的同志提供展示才干的舞台。”在张玉平看来,“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实施,人才效能才能充分激发。2024年,济南黄河路桥通过民主推荐、测评,提拔中层、助理级干部40人,高级主管、主管、副主管级干部140人。
企业发展,既要有“千里马”,更要有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全面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打破了济南黄河路桥几年未进行干部调整的局面,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在济南黄河路桥,有一个特殊“课堂”,即“黄河路桥大讲堂”。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同事,身边的业务骨干,他们将工作中的实战经历和宝贵经验分享给大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据了解,通过“中青年专家上讲台”等活动,20余名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登台分享讲授了成本管控、科技创新、法条应用、公文写作等精品课程,参训1000余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的人事激励政策,为每个职工的个人才能施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都非常高。领导班子带头到一线,和大家一起奋斗,我们很受鼓舞。”这是济南黄河路桥党群工作部负责人的真实感受。
企业责任
“职工之家”让幸福感归属感满满
干净整齐的宿舍、餐厅,还有标准化的盥洗区、活动区,宿舍区每间宿舍门前均配备了灭火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独立的室外电闸和变压设备以及烟感报警装置,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工地上,舒适整洁的“家”温暖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2024年5月22日,站前商务区西南A8居住项目职工之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正式揭牌,并进行了现场观摩,济南黄河路桥为打造标准化职工之家树立了行业典范。
据了解,济南黄河路桥现有外来务工人员5800余名,建设标准化职工之家对于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济南黄河路桥制定并下发了《职工之家标准化指导手册》,明确了职工之家建设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近年来,济南黄河路桥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利益和需求,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谈及职工之家,张玉平非常自豪。他说,建设标准化职工之家,就是要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爱,“有了家,也就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就有了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