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2020-07-11 17:22:19 来源:舜网

作者:济南报业融媒体记者 李栋印

责任编辑:尹昂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在古建筑保护中,修复只是基础层面,如果修好后仍将之封存,那么经年累月后,古建筑将难以避免地重返颓败腐朽之态。唯有活化,也就是将它科学合理地再利用,才能使之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7月10日,济南市政协第二十七专题“商量”第二次现场商量,围绕“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这一主题,调研了老洋行、五三惨案蔡公时纪念馆、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曲山艺海博物馆、德华银行旧址,并对活化利用老建筑建言献策。

  老洋行变身成民宿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提起纬六路27号的“老洋行”,济南人都耳熟能详。1919年,山东丰大银行在济南商埠区创立,其创立发起人潘复是北洋政府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1927年时任国务总理兼交通总长。2005年,济南纬六路要进行拓宽改造,老洋行的命运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于它的未来有三种不同声音,第一是建筑拆除,为道路让路;第二是异地重建;第三是整体平移,实施完整保护。2005年9月底老洋行被整体向西平移15.4米,这也是山东省首座通过平移而保存下来的老建筑。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跨越百年,这座老建筑历经平移与改造,现如今被改造成民宿并开始营业,包含18间客房。老洋行的运营负责人表示,他们这样做是把老洋行当做一种文化遗存,用当今有思想和创意的设计师来塑造现代的生活方式。

  市政协委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认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就地保护,保持其历史原貌。这需要先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建筑的“身份”,是文物还是历史建筑,同时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对建筑进行保护。

  老建筑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位于经四路370号的蔡公时纪念馆是一幢由19世纪末德国人设计建造的二层小洋楼。这座德式的楼房记载了济南的历史,见证了不屈的英魂。这里就是原国民政府驻山东特派员办事处旧址,是蔡公时烈士殉难地,也是济南“五三惨案”重要纪念地之一。蔡公时纪念馆自2012年5月3日开放以来,接待了社会各界观众数十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占半数以上。蔡公时纪念馆现已成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纪念性展馆,成为了社会大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位于万达广场内的曲山艺海博物馆,原为山东红十字会诊所旧址,是一处融中西方建筑艺术、结构布局于一体的近代建筑。历史上济南曾有“曲山艺海”的美誉,曾经和北京、天津并称为中国曲艺的三大码头。如今,这里的展厅内以图片、实物资料等形式展示中国戏曲、文艺发展盛况和济南在当时曲艺文化发展中社会地位,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济南曲艺艺魅力。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据了解,曲山艺海博物馆也将拓展研学活动,通过讲解、曲艺节目欣赏、体验快板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让中小学生在博物馆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老建筑变身特色博物馆

  在经三纬二路和纬三路的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巴洛特风格建筑。1895年12月,电影技术诞生于法国。不到10年的时间,1904年,小广寒电影院在济南经三路建成,是山东省第一家、中国第二家专业电影院。原建筑是砖木结构,能容纳500多人,分为上下两层,楼上是能容纳六人的包厢。最初的电影只在晚上放映两三个小时,直到1920年以后,小广寒有了自己的发电机才开始全天候放映电影。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2009年,“小广寒”进入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期;2011年6月修复完毕,在此成立了小广寒电影博物馆。2013年后,小广寒开拓为老电影主题餐厅,店里收藏的百年来流行的各式电影放映机,成了其独有的一大特色。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位于经二路191号的德华银行旧址,建于1901年,是一座双坡红瓦的二层德式别墅,并有地下室一层,这也是德国人在济南建造的第一座建筑。该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二层以上作为坡度陡峻高大的屋顶阁楼层,其中一层为全石砌筑。从去年6月份开始,该建筑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缮保护,并于近期完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王刚表示,该建筑修缮完毕后,初步打算将山东省钱币博物馆迁移到这里。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市政协委员王婷婷则建议,保护活化老建筑的基础上,投入相应资金,进入民间资本,建设开发老建筑互联网“云”平台,建设成为服务型老建筑网上博物馆。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手段,展示济南每一处老建筑的全景及内部细节,让老百姓看到、看懂,涌现反映济南的历史文化沉淀的美景,并使之成为承载城市新功能的文化地标,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济南报业融媒体记者 李栋印

责任编辑:尹昂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