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山大观,绣江毓秀”。绣惠街道作为千年古城县治驻地,素有“金章丘”之美誉。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属东夷地区。公元前176年(西汉文帝四年),刘安为阳丘侯,建阳丘国,国都今回村。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四年),改为阳丘县,公元25年阳丘县被省去,归东朝阳县。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北齐废朝阳县,在原阳丘城置高唐县。公元556年(北齐天保七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南(现绣惠街道办事处驻地)。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由高唐县改名为章丘县。1945年8月至1953年9月,章丘划为章丘、章历二县,绣惠隶属为章历县。1953年章丘、章历又合为章丘县,县治仍设在章丘城(今绣惠街道驻地)。1958年8月县治由章丘城迁到明水。2011年8月17日,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中国章丘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自公元556年高唐县城迁至女郎山南(现绣惠街道驻地),至公元1958年8月章丘县政府迁驻明水,历经1402年的绣惠驻地一直是章丘县治驻地,是章丘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因此,绣惠是千年古县章丘的文脉之根,它承载着千年古县城的文化和情感,孕育了历代英才俊彦,丰厚的文化底蕴,集聚着章丘自古建城以来的人文历史。
以文为魂,展古城自信,文化软实力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不断传承创新,延续千年而不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了更好地讲好绣惠故事,让我们走近绣惠,品味古城文化,品读古城故事,挖掘宣传古城历史文化,寻根探源其中优秀传承,让人们认识绣惠,认知古城,从本土文化中探寻文明密码,让古城文化继续得以弘扬,从而凝聚群众文化共识,激发服务绣惠地方发展的力量和动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绣惠贡献和智慧。
古城绣惠文化故事系列之——阳丘古城篇回味回村,章丘最早的县城肇始之地阳丘古城遗址
阳丘古城,其遗址在今绣惠街道回村,回村恰处于章丘母亲河绣江河畔,谓之大河之滨,自古商贾云集、物阜民丰,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章丘县志.古迹考》相关记载,春秋时,回村称之为赖邑,公元前479年,晋赵鞅伐齐,大军至赖而还,留下“回军”之名,亦即回村之名的来历。公元前176年(西汉文帝四年)刘安为阳丘侯,国都在回村,至公元前153年,在回村置阳丘国23年;公元前153年至公元25年,在回村置阳丘县178年;从公元25年至550年属朝阳县管辖525年,公元550年至556年,回村置高唐县6年。前后两次在回村设国、县,共207年。
据《汉书》记载:“阳丘共侯安,齐悼惠王子,五月甲寅封,十二年薨。”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封齐悼惠王刘肥的七个儿子为诸侯王,其中刘安被封为杨丘侯(即阳丘侯)。景帝四年(前153年)第二代杨(阳)丘侯刘偃因坐(犯法)出界,削职为司寇,国除,阳丘国改阳丘县,这就是章丘境内建县之始,距今2177年,章丘可谓两千年的古县巨邑。阳丘国(县)的都城遗址就在今绣惠回村南部。
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引《水经注》云:“百脉水西北流,经汉阳丘故城中,城南有女郎山,其水西北出城。按:百脉水出土鼓城西,今之明水镇东也。北流为绣江,经章丘之东关外,又经女郎山之东北,西折而经康家庄之南,直西入回军镇中。南望女郎山不过五六里许,与郦《注》所言甚合。则今女郎山北之回军镇其为汉之阳丘无疑也。”
关于阳丘城,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唐梦赉曾写有一首《阳丘城北水村》,描述了阳丘城北水村的景致,诗云:
女郎山下本丘樊,百脉泉流清绕门。
隔岸芙蓉低荫寺,临溪杨柳密成村。
投竿不离芦花港,禁足真如只树园。
过客好拈书籍卖,携家来住水云屯。
俨然,这座历史古城,似江南水乡,又胜过江南。
汉文景之治时期的阳丘国(县)十分有名,以至于后来的章丘先贤,无论在何地,常常皆以阳丘人称之。
阳丘城旧时有城墙,砖石结构、高一丈六尺、厚八尺,上设城垛口。城墙外挖有宽一丈、深八尺的护城河。从东南河岸放水,绕城墙一周,在西北角再入绣江河。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建筑青砖碧瓦,宅第宏伟壮观。各交汇处建有庙宇,东有“文昌阁”,西有“对泉寺”,南有“五圣堂”,北有“绣江楼”,中有“钟楼”、“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贞洁牌坊”等。按主要街道设桥头北门一个、南门四个、西门一个,各门上嵌有石匾额、寓意深刻。桥头北门有两石匾额,南曰“砥柱”,北曰“绣江”。各南门从东往西依次为:棋盘街门,曰“黉岭”;油坊桥门,两面嵌匾额,外曰“澄清”,内曰“油坊桥”;河南大街南门两匾额,外曰“郎山”,内曰“通衢”;西南门曰“白云”;后街西门曰“通济”。城墙两端与河岸衔接处设“炮楼”。各门两侧及城墙转弯处下设“炮洞”,配有“牛腿炮”、“筒子炮”及“过山鸟枪”、“子午炮”等,形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墙平面形状呈荷花型,设计巧妙、城防相互衔接照应、易守难攻。城中设“钟楼”,既报时又可供防匪、防洪报警之用。
如今回村,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章丘母亲河绣江河纵观东西,绣江河流经回村时蜿蜒曲折,状若腰冠玉带,形如“九曲十八弯”尤为壮观。走近回村,繁华似锦,商贾云集,商铺林立,百货齐全,美食缤纷,可谓物阜民丰,人流涌动,让人流连忘返。仅回村片区就有常住居民二万余人,乃淮河之北黄河之南“第一大村”,阳丘古城遗址之处回南大街,纵观南北十余里,连接章丘北站和济青高速,西接济南东连青岛,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凸显。
如今回村,民风淳朴,人才济济。回村自古重视德育教化,村内史料记载自明清以来,曾有“七进士、十举人、七贡生、十四太学生”之说。捐资义学蔚然成风,光绪年间,马瑞璇首倡义举,独立捐资京蚨九百余缗,建成校舍,创办回东义学,建回东义学碑。又捐银四百两,购置义地九亩归“培英堂”,即属义学所有,义地收入供义学费用开支。捐资助学、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延续至今,如今回村片区每年金秋时节,都会通过教育基金理事会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升学礼活动,累计募捐资金近百万,捐助学生上千人。
如今回村,兴文、营城、聚商,更加崇尚美好生活。每逢农历三、八日,回村大集成为父老乡亲最为喜欢的采购生活,也是继东关大集之后,章丘久负盛名的大集之一,据悉回村大集开市于明朝末年,存续已近四百余年。回村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过去,回村片区每年节庆期间都会组织如扮玩、舞龙、花灯、赋诗、琴棋、书画、荡秋千、划小船、赶庙会、唱社戏等等文化民俗活动,那时的対泉寺、五圣堂、文昌阁、龙王庙等是文人墨客经常访学、游学必去之地,油坊桥、棋盘街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时至今日,很多优秀的文化习俗仍然保持延续至今,特别是中秋、国庆、元旦、春节、元宵等期间,群众仍会组织扮玩、舞龙、猜灯谜、唱戏曲等文化活动。
如今回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建文明典范城和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为目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为载体,扎实开展争创出彩家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善行义举模范等活动,推动“文明有章新十条”落地践行,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回村片区社会治理新标杆,为推进回村片区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塑形铸魂、聚势赋能。阳丘古城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