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2023-03-26 16:15:39 来源:舜网

作者:路通

责任编辑:颜甲

  3月6日,惊蛰。风清日朗,自然没有春雷。我去了三德范,主要是补课。

  八年前,原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齐长城保护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我院在编制完成《世界遗产廊道——齐长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又承担了省旅发委和省文物局联合编制《齐长城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纲要》任务,我还参与赴河北、辽宁、北京、甘肃等省市进行长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调研,以及组织开展“徒步齐长城”等营销活动。当时莱芜尚未划归济南,在齐长城济(南)莱(芜)段的考察与推广中,我们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锦阳关南侧的莱芜境域,包括雪野、青石关、“一线五村”等,而齐长城北侧同样属于齐长城沿线的章丘相关村庄似乎被冷落,其中就包括三德范。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位于章丘南部山区的三德范似乎并不显山露水,尽管村旁不远就是风景宜人的锦屏山,尽管绣源河之上游巴漏河穿村而过。直到今天,这里冠有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诸多国字号名头,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名村。

  可一旦走进村中央的玄帝阁举目四望,便不难发现,这个村庄有着与众不同的大气象。村南三面环山,层峦叠嶂;北面辽阔原野,一马平川。地势南高北低,南窄北阔,巴漏河顺流北上,以河为界,河两岸分别为东村和西村,以玄帝阁为中心,又分南村和北村。全村常住居民有2300余户,多达7000余人,堪称齐长城沿线最大村落。

  三德范管理区书记张江在这里土生土长,父亲也曾是村里的书记,张姓还是本村大姓。他在玄帝阁北中心大街路东的村委会接待了我,并介绍了村里基本概况。有关三德范的历史叙述语焉不详。最早的文字记述中说,村民最初只有车、袁两家,其他姓氏则是明代初年由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冀州迁来。有关村名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一说便与齐长城有关。战国时代,锦阳关北三里处由齐国屯兵把守,安营扎寨,人们遂称这里为大寨,这里至今仍叫大寨村。而兵营的粮草、炉灶、军械则集中安置在锦屏山脚下,人们遂称之为小寨,守军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小寨制作,然后用小车推送至大寨,长此以往,小寨又被叫做“三推饭”,这便是三德范最早的名称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村里重修禹王庙碑记上,首次出现“三德范”三字,其释义上升到精神和道德层面,遣词也更为雅化。《三德范庄志》记载,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小寨遗址上挖出文化堆积层,并发现多枚古币和刻有“大齐”字样的界碑等文物,由此可以管窥先秦时期这个村庄的蛛丝马迹,只是这些文物如今都已找不到了。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与章丘其他山村不同,这里房舍俨然,巷陌纵横,有“一街十巷”之说。“一街”是指村委会所在的“大街”,即玄帝阁以北的中心大街,这条巴漏河东岸的街道便是连接章(丘)莱(芜)的齐鲁古道,一直南行6公里,便至三槐树村南的锦阳关。古时这条重要的道路货运繁忙,车水马龙,正如当地俗语所谓:“七百骡子八百驴,还有三百闲赶集”。而现时,集市已迁到玄帝阁外中心桥两侧,我来时并非集日,大街上异常寂静。街东有家我小时候曾经见到过的那种“公社合作社”,所售商品及货架陈设还都保持着旧时风貌。售货员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说这个房子原来是地主家的,后来分给她公公,一直作为合作社经营,如今传到她手上,也成为东西南北四个村中仅存的合作社。

  “十巷”是指齐家巷、东沟巷、陈家巷、太平街、张家巷、辛庄巷、单家巷、东道巷、西道巷、金家巷等村里十条主要街巷,街巷之多,密度之大他村所罕见。与山乡常见的石头房子迥异,这里的传统民居多为砖坯垒砌,近年来多了不少“锁皮房”和二层楼。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的庙宇祠堂等公共建筑,中有玄帝阁,北有姑子庵,南有禹王庙,西有龙王庙、关帝庙和文昌阁,规模都不大。玄帝阁为道教庙宇,上殿下洞,殿面三间,硬山坡屋顶,廊厦楹柱,主祀玄武大帝,也称真武大帝。殿下为心型拱门洞。清同治年间为防捻军,该村修砌了南北西三面圩子墙。玄帝阁南侧与北圩子墙太平门之间形成瓮城,圩子门上有雉堞,易守能攻。

  村子南端石崖之上有禹王庙,也称南头庙,与村中央玄帝阁,北端姑子庵(也称北头庙,后改为泰山行宫)成为全村南北轴线标志点。三德范常年缺水,自明末清初,村里的街巷、河边和宅院里都挖了很多旱池,也叫旱井,即设于地下的圆形水囤,口小肚子大,大的旱池底部可容得下一张八仙桌。至今全村还保留有500多处旱池。为了祈雨,古时先民便捐资修建了禹王庙。庙内原奉有禹王神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禹王生日,这里都举行祭祀仪式,笙管、梅笛齐奏,气氛隆重。至今殿内四周尚存晚清宣统年间壁画,系用宣纸事先绘制而成的画卷粘贴于墙壁。绘画题材广泛,既有工笔人物、器物,也有花鸟。西山墙绘有《大禹治水图》,以连环画的结构形式,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画工精细,色泽沉稳。庙外西侧崖下有金龙池,系古时村庄风水格局中所谓的“鱼眼”。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三德范虽常年缺水,但每至夏季大雨磅礴之时,常会山洪暴发,巴漏河水泛滥。所以河西山崖之上还建有龙王庙,与禹王庙隔河相望,各负其责,以求风调雨顺,保佑百姓平安。

  三德范文化气息浓郁,拥有书法、石雕、根雕、泥塑、木雕、葫芦雕刻等各门手艺人,扮玩更是民间传统文娱活动之强项。每年正月初五以后,各街巷村民便自发捐款,组织扮玩活动,每条街巷组织一支扮玩队伍,分别在中午和晚上走街穿巷,还相互间比试,主要有旱船、竹马、武术、舞狮、龙灯、蚌灯等,正月十四和十五两天便是全村汇演,热闹之气氛也到达高潮。而芯子是当地扮玩中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表演项目。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黑白照片为1982年三德范表演的芯子选自《三德范庄志》

  所谓芯子,因艺术形式酷似蜡台上的灯芯而得名。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受颤轿启迪而生。因需多名壮劳力轮流肩扛,故也叫抬杆。为减轻重量,上抬杆的大多是五六岁的儿童演员,他们身着戏服被固定在站叉上,扛芯者走着秧歌步,小演员在上方做各种表演。表演内容大多取材于传统戏曲,如《三打白骨精》《青蛇白蛇》《哪吒闹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王小赶脚》等。还有一种转芯子,即表演者在芯子上翻跟头,所以也叫跟头芯子。2008年以三德范为代表的章丘芯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目录。今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两天,三德范扮玩每天吸引四五万人前来观看,全村各条巷子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长城旁古道边的村庄什么范

  归途中路过文祖,正逢集日,集市规模宏大,商品种类繁多,组织井然有序。其中不乏章丘铁锅,但不知是否三万六千锤。集上似乎也没有黄家烤肉特有的腌熏味道。至于“闲赶集”的骡子和驴,早已换成了各色机动车。田野里,麦苗已返青,今年春旱,长势一般。(作者:牛国栋)

作者:路通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