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韩克:20余年痴迷非遗传承 只为唱响乡村振兴好戏

2024-07-30 18:24:05 来源:舜网

作者:崔永久

责任编辑:田艳敏

  27部数字电影国家电影局龙标,10次入围国际影展。

  作品连续14年26次登上央视。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央视《焦点访谈》做过专题报道。

  ......

  所有这些,只因22年前的一句诺言。

  他就是山东省级非遗蟠龙梆子代表性传承人、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

  从濒临解散,到大众认可;从赶集演出,到走上央视;从亚洲微电影节,到泰山文艺奖;他带领蟠龙梆子剧团,11名兼职演员,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唱戏,造就了蟠龙梆子剧团的新生,救活了传承300余年的非遗文化。

  7月30日,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韩克荣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把蟠龙梆子传承下去”

  蟠龙梆子俗称“老婆调”,距今大约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同属于“板腔体”剧种,是莱芜地方“撮头子”唱腔和梆子腔相互融合而成的民间戏曲,其唱腔刚柔相济,表演形式简而易懂,深得钢城区辛庄一带农民的喜爱和流传。

  韩克自幼喜爱蟠龙梆子,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叔叔、爷爷相继离世,韩克12岁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2002年,韩克正式加入下陈村蟠龙梆子剧团。2004年,原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下陈村,蟠龙梆子剧团成员围在一起,酒喝了一杯又一杯。村里这个小戏班只剩下了十几个人,大家商量着要散伙。那天晚上大家都哭了,三爷爷喝醉了酒,更是泣不成声。16岁的韩克热血沸腾,起身敬酒:“我当团长,演下去!”韩克坚信,经历过300年洗礼的蟠龙梆子,在新时代必将更有活力,自此,“把蟠龙梆子传承下去”成为韩克对剧团的承诺。

  接手剧团后,韩克的第一要务是克服缺人的困境。彼时的剧团,可谓“一穷二白”:没经费,没服装,演出机会屈指可数,演员接二连三退出,剧团难以为继。韩克要当团长,他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韩克去哪拉演员,她就去哪哭闹。面对如此窘境,他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4次挨家挨户乞讨资金置办设备。没钱了,有些亲戚朋友不敢借给他;大小企业跑赞助,人家说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相信他;去打工挣钱贴补戏班,被人笑作傻子……为了省钱,韩克睡水泥地板,吃人家饭桌上的剩菜,穿朋友过时的衣物,全手工制作所需的乐器和服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一番努力后,终于重新拉起了蟠龙梆子剧团这支队伍。

  当蟠龙梆子遇上影视剧

  剧团生存的转机,源自韩克的一个大胆决定。2007年底,韩克萌生了拍摄戏曲影视剧的想法,一度被村民传为笑柄。大家不相信一帮只有初中文化、从未接触过影视工作的农民能拍电视。但韩克为了当初的承诺,并没有退缩半步。他和团员们下定决心,从开机、关机开始学习,一切从零起步。4个月时间,一台家用DV拍摄,十几位农民演员参演,投资数千元,以韩克和戏班为创作原型的戏曲电视剧出炉。蟠龙梆子搬上了屏幕,其中一个片段,在网上流传,点击量达30多万,获得了相关部门关注扶持和媒体深度聚焦。尝到甜头后,韩克再接再厉,从最开始音像出版发行到网上卖剧,剧团造血功能增强,蟠龙梆子元素融入影视作品,传承蟠龙梆子艺术找到了新路径。

  一个草台班子,动静越来越大。20余年来,韩克扎根基层,带领剧团的这帮农民演职人员拍电影、拍电视剧、拍微剧,连续14年26次登上央视;27部国家电影局龙标电影,10次入围国际影展;制作电视连续剧《二妮的山村梦》、院线电影《俺不是贫困户》、微电影《十五的月亮》等多部影视作品;他拍摄的戏曲电影《崖上人》荣获澳大利亚盐湖城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他的许多优秀作品走出了国门,在智利、荷兰、西班牙等7个国家和地区入围电影节或展映。2016年,蟠龙梆子正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蟠龙梆子传承下去’这个诺言我一直没有忘记,现在我们在辛庄八一希望小学、颜庄初级中学、艾山中心小学开设蟠龙梆子戏曲公益课堂全年班,不定期开展公益培训,每周六周日在蟠龙梆子传习基地开设公益课堂,蟠龙梆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普及,传承已经后继有人!”韩克望着戏台上的“小小传承人”,深情地说。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一个地域性小剧种的传承人,在自己传承戏曲文化基础上,能够想到传统文化资源的形态转化,将传统戏曲转换成电影要素,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思维模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吴向阳跟记者表示,“他们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地域,已经放眼全省乃至相近的领域,逐渐改造一些小剧种的传播,特别是在新媒体媒介平台下,对传统戏曲进行新文化形态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蟠龙梆子的戏曲声中,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因为蟠龙梆子,下陈村有了“新戏台”。作为泉韵乡居齐鲁样板示范区项目中的重点村,下陈村建设农产品展馆、蟠龙梆子两创馆、靳氏针绣体验馆等七个展馆,打造集展示、传承、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打造垂钓露营、果蔬生产、花卉观光、种苗繁育、小麦生产五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村级建设发展,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预计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60万元。

  近年来,钢城区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在政策扶持上,区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十项措施,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同时,充分挖掘利用,蟠龙梆子这一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戏曲传承保护,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钢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网信办主任谷雪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形式,建好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艺作品,融入群众生活,激发向上能量,让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他说。

  现在,韩克正带领团队,拍摄制作蟠龙梆子戏曲电视剧《墙头记之少儿篇》,他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将来孩子们能接过非遗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让更多的传统曲目得以传承下去......

作者:崔永久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