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提升医养结合示范省水平、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照护、护理、康复、医养结合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全省创新政策供给,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医养健康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科学规划,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扩容提质。
一方面,我们着力加强老年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重点向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老年健康领域倾斜,截至9月底,全省共有58家老年病医院、78家康复医院、203家护理院(站),96%以上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老年病专业),50%的县域设立安宁疗护病区,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二级及以上中医院均设置老年病科、康复科和治未病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馆(国医堂),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升医养结合示范省水平”的工作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印发《山东省深入推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加强政策创制,扩大服务供给,支持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截至9月底,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签约近6000对,医养结合服务覆盖人群1900多万人,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020家,较2018年示范省创建初期,增幅达到200%以上。
二、协同联动,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全面增强。
在健康教育方面,设立山东省老年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老年健康专家库,联合山东老年大学线上开设“山东省老年健康名医课堂”,制作并在省卫生健康委、老年大学官方网站、新媒体发布权威老年健康知识。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名医话健康》《百姓健康》等公益健康节目,指导28家媒体开设健康科普专栏。在预防保健方面,开展了老年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痴呆防治、听力健康、老年健康素养调查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老年人预防保健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工作,为患有慢性病老年人开展多病共管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在疾病诊治方面,设立省老年病诊疗中心、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省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开展了老年疾病谱研究,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多项服务,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动省域电子病历、慢病管理、老年健康信息条块融合和信息共享。在康复护理和长期照护方面,发展延续性护理、“互联网+护理”等服务,截至目前,全省539家医疗机构、2.92万名护士累计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10.25万人次。全省7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长期护理、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等服务方式,实现送医上门。加大康复护理、康复辅助等产品研发推广力度,丰富产品供给。在安宁疗护方面,指导济南等6个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市开展工作,印发《山东省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试行)》。截至9月底,全省1230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设置安宁疗护床位数7020张,累计服务12万多人次。在用药保障方面,在全省207个县域医共体推开中心药房模式,不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推进长期处方和居家药学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的医疗机构便捷购买到所需药品。
三、优化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验有效提升。
制定山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加快“适老化”改造,截至9月底,全省88%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围绕群众就医诊前、诊中、诊后和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出院及出院后全环节,完善全链条、整合型疾病防治和医疗服务模式。畅通家人、亲友等为老年人预约挂号渠道,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科学测算并预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线下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配置适老化服务物品,保留现金支付方式。普遍建立健全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在预检分诊、自助机、检验检查结果打印等地点增加志愿者和引导人员,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协助。比如,我们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行的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续办理、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模式,最大程度优化看病就医流程,让老年朋友少跑腿。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医养健康工作成效,推动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向提高健康预期寿命转变,推动以疾病为中心单病专治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多病共治模式转变,推动老年人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服务转变,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让老年人生活有质量、健康有保障、晚年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