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制作粉皮,冬季主打大白菜……初冬时节,在垛庄,一批批农特产品新鲜出炉,通过线下订购、微信群团购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催热了冬日里的“土味经济”。
“小粉皮”晒出致富路
走进垛庄镇圣水泉村、车厢村的产业基地,整齐排列着一张张晶莹剔透、色泽光亮的粉皮,整个晾晒场散发出红薯淀粉的清香。
垛庄镇的粉皮加工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以当地红薯为主要原料,用传统纯手工技法生产,不含任何添加剂,食之筋道爽口,回味无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粉皮的制作,红薯是关键原材料。垛庄镇地处山区,土壤富硒,生产的蜜薯质量上乘。近年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带动,保障了优质红薯供应,实现“红薯种植+手工加工+粉皮销售”全产业链融合。仅圣水泉村粉皮年产量可达10万余斤,人均增收近6000元,带领了村民增收致富。
大白菜“蔬”写共富曲
走进垛庄镇琴泉村、车厢村的白菜种植基地,目之所及,映入眼帘的都是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的大白菜,一棵棵整齐排列,一簇簇一团团的互相拥抱着,颜色翠绿晶莹。微风吹过,一阵阵清甜香气扑面而来。菜农们忙着收获、分拣、装袋,一派丰收场面。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垛庄镇白菜种植已经成为了特色产业之一。优质的水源、清洁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优美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种植出来的白菜口感好、香味馥郁。
微信群承载新希望
从山货的春种,嫩绿幼苗顶破泥土,到夏长时的郁郁葱葱,再到秋收的硕果累累,通过微信群实现全程视频展现。各地游客下单后,山货迅速包装发出,跨越山水直抵家门。若想亲身体验劳作之乐与自然之美,线下的深山之旅随时可开启,亲手摘下那带着晨露的果实,感受土地的温度。
微信群一端连着大山里的宝藏,一端接着城市里的需求,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山货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琴泉共享菜园群”“车厢山货群”等互动满满,不仅让山货走出去,也将游客引进来,为大山里带来人气与活力。
一系列地方美味凭自身实力不断“出圈”,透过这些“土特产”,人们既能发现“花样垛庄”地域的独特性,亦看得见“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垛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