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对话“2024”—城市与时代共前行:居所蝶变 家园新篇

2024-12-17 14:00:31 来源:舜网

作者:闫妍

责任编辑:李欢

  编者按: 为更好地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济南城市发展的突出成就,推进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开发利用,传承古城记忆、弘扬济南故事,为济南强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舜网特推出《“2024”对话“1949”——城市与时代共前进》国庆75周年特别栏目,以衣食住行为切入点,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城市发展历史性成就,记录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

“1949”对话“2024”—城市与时代共前行:居所蝶变 家园新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道辙痕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人居,是城市变迁最好的见证,七十五年来,居住环境经历了从简陋到舒适、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序到有序的深刻蝶变,也谱写了一曲关于家园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的华美乐章。

  从简陋平房迈向高楼林立的居住升级

  回忆如同泛黄的老电影,画面斑驳间透露出悠悠岁月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普遍不容乐观,城镇中常有职工家庭三代人共享一间狭小居所的情景。在改革开放前的岁月里,居民住宅多以棚户区的平房为主,这些房屋大多由砖砌成,部分甚至保留了土木结构的痕迹。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众的收入状况,绝大多数人对于改善居住环境并无太多奢望,能够拥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便已心满意足。

  那时的生活场景往往是,一张床承载着一家人的休憩,屋内家具简陋至极,用餐与睡眠空间融为一体。由于房屋构造简单,遇到雨天,屋顶漏雨成了家常便饭,居民们不得不在屋内放置盆钵以接纳滴落的雨水,这样的场景在当时再寻常不过。

“1949”对话“2024”—城市与时代共前行:居所蝶变 家园新篇

  在工人新村居住了40多年的宋阿姨感慨道:“刚成家的时候,我和我爱人、我女儿三口人住一间15平方米的小平房,所有的家当都挤在屋里,也没有个独立厕所,上厕所得去外边的公厕。”

  “70年代一张床,80年代一间房,90年代要厅堂。”20世纪80年代,随着住房改革政策的逐步推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城市居民的住宅条件逐渐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从曾经共用一间房的拥挤生活,转变为拥有了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尽管这些空间可能并不十分宽敞,但已经配备了私密的卫生间、独立的厨房,甚至有的还增设了小巧的客厅。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诸如工人新村等地,都成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从单一居住到多元融合的居住功能进化

  过去,居民的住房主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功能相对单一。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住宅小区不仅注重居住舒适性,还融入了更多的功能元素,如商业街区、文化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等,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同时,智能家居的普及也让居住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监控家庭安全等,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1949”对话“2024”—城市与时代共前行:居所蝶变 家园新篇

  之前由于管理不善,一些老旧小区存在环境脏乱差、治安混乱等问题。然而,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加强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济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政府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通过粉刷墙面、铺设道路、增设绿化等措施,让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同时,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小区管理,维护治安秩序,为居民创造了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从政策引导到全民共建的家园建设新篇章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五年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从“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整治”,从“住房保障制度”到“房地产市场调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居民也积极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方式为改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政府与居民的共同努力让济南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949”对话“2024”—城市与时代共前行:居所蝶变 家园新篇

  济南市房地产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李刚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未来,济南市政府相关部门、各类行业企业、专业机构,还应该更多地互动联动,完善租购并举的市场供应体系,从城市规划、公用配套、住宅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应用等全方位、全流程提升居住品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住宅产品,营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从“蜗居”到“宜居”,75载沧桑巨变,75载旧貌新颜,75载华丽蜕变,一段房屋变迁的历史篇章,无疑成了百姓内心深处最为珍贵的记忆,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映照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这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缩影,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讲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闫妍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