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山东省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各条农业战线上都活跃着具备新理念、掌握新知识、擅长新技术的带头人,让广阔的田野上也出现了新变化——智能农机正忙着备耕、无人机在田间巡查、直播间开到了果园里……
变化的背后,有一群人——新农人。不同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他们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他们用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被称为新农人。
乡村振兴路上,看他们如何带头奔跑。
从责任田到示范基地,自学成才的田间专家
刘学亮是章丘区白云湖街道辛丰村的“苹果达人”。2000年,他在自家责任田种下首批苹果树,靠着自学果树管理、遍访老果农、邀请专家指导,短短几年就成长为村里的种植能手。2007年被聘为辛丰村嘎啦苹果基地技术员后,他引入有机肥替代、太阳能杀虫灯等生态技术,结合高光效修剪工艺,让产出的嘎啦苹果比烟台产区早上市15天,以个大、味甜、色泽好的特色打响名气。
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做合作领路人
2010年,刘学亮发起成立丰源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露祥”商标,带领100多户社员整合500亩土地,打造200亩精品采摘园。如今合作社已建成13亩交易场地、2000平方米钢结构大棚,年交易量达600万斤,辐射周边十余个村庄发展苹果种植1000多亩,年产值突破700万元。2013年,他自投资金建成苹果矮化种植示范园,配套大型沼气池发展“果树+金蝉”林下经济,实现生态循环发展,使果园亩收入从7000元提升至1万元以上。
从本土服务到跨区域赋能,四方奔波传播技术
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站站长,刘学亮2013年牵头成立20人技术服务队,足迹遍布章丘、济南、滨州、泰安等地,为50余家农业主体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他先后邀请德国、日本专家开展技术讲座20余场,推广优质苗木和先进管理技术,被果农们称为“田间课堂的常驻讲师”。2020年获评“农民农艺师”、2022年入选省级“乡村振兴领头雁”、2024年晋升高级农艺师,这些头衔背后,是他累计参加20余场省级以上专业培训的成长轨迹。
“既要让土地生金,更要为产业发声。”在苹果矮化种植示范园里,他指着正在被修剪的果树说。如今,这位“苹果代言人”正带领合作社探索数字农业转型,让章丘苹果产业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结出更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