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 今年将推进济南和齐河全面融合

2020-06-09 02:54:3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新时报记者杜林

责任编辑:徐逸豪
山东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有了“路线图” 今年将推进济南和齐河全面融合
山东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有了“路线图” 今年将推进济南和齐河全面融合
山东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有了“路线图” 今年将推进济南和齐河全面融合

  济泰高速年底将通车 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地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省会经济圈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今年将推进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并为省会经济圈内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联合开展好生态保护工作。

  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山东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

  据了解,《实施方案》共分11部分、27项任务,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群”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即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三圈”即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同时,《实施方案》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在产业共兴方面,统筹“十强”产业布局,建立“雁阵型”产业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库;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经济圈内城市利益共享,推行“飞地经济”模式,实行项目转出地与转入地主体税收共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等。 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是《实施方案》的配套文件,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空间布局。

  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

  同时,明确了功能定位。省会经济圈的定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动能转换区域传导引领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胶东经济圈的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区和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鲁南经济圈的定位是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引领带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动济南、泰安、淄博协同保护大泰山

  今年是省会经济圈建设的关键之年,全面提升省会经济圈经济集聚功能、空间辐射功能、对外开放功能、创新创造功能和服务支撑功能,引领带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济南发挥省会优势的发展之需,更是担当省会使命的责任所在。

  济南推进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在空间上围绕重点区域突破。通过推进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引领带动省会经济圈加快形成协调联动发展格局。在产业方面,围绕协同创新突破。

  关于济南为省会经济圈各市群众带来的生活便利,包括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社保服务三个方面。

  在医疗服务方面,济南将依托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北方中心,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电子病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通互认,打造经济圈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支持有条件的三级医院集团化办医、异地设置分支机构,争取为省会经济圈所有群众提供更高端、便利的医疗服务。

  济南作为沿黄河重要中心城市,对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承担着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到如何联合开展好生态保护工作,将建立生态保护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共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合力打造山水大花园。推动济南、泰安、淄博协同保护大泰山,打造经济圈“绿肺”。 (新时报记者杜林)

  ●相关新闻

  临沂成为鲁南经济圈首任轮值推进市

  日前,山东印发《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鲁南经济圈由圈内所属的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市委书记依次轮任召集人,每次任期一年。2020年临沂市首先轮值。

  临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晓滨说,临沂市正抓紧筹备召开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启动会议,目前已经成立了专班集中办公,下一步枣庄、济宁、菏泽三市都将安排人员参与集中办公。启动会议上,将重点研究鲁南经济圈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四市共同签署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文旅医教一体化、对外开放一体化等关键领域的框架合作协议,通过系列协议落地推动《指导意见》落实见效。

作者:新时报记者杜林

责任编辑:徐逸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