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1月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其进行权威解读。
到2035年济青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规划》以“三个走在前”为主框架,共6篇、22章,约4.5万字。
《规划》提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到203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全面彰显,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镇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规划》提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扛牢粮食大省政治责任,打造全国粮、油、蔬菜优质供应基地,引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聚焦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统筹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紧扣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紧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
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提高济南首位度
做大做强城市群首先要把中心城市发展起来。《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的目标。
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格局,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未来前沿产业,建设工业强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科创、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聚焦“美”,依托黄河流域、泰山山脉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引领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化丰富、城乡共同富裕。聚焦“通”,完善综合立体高效交通网络,拓宽与黄河上中游合作发展渠道,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增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动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提速增效,协同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分别以两市为中心,构建1小时通勤圈,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规划》还提出,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服务业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合力培育高端服务品牌,支持济南、青岛打造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城市群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一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群,使人民群众广泛享受高品质生活。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二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落实国家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三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加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建立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治机制,加强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是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到2022年配建达标达到100%。六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七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计划,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二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将工资增长与职业技能、经济效益挂钩,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三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到2025年城乡收入比下降到2.2左右。四是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建立城市群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等区域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