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26处“国保单位”有了“护身符” 一次性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在全国尚属首次

2022-01-28 07:13:51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山东226处“国保单位”有了“护身符” 一次性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在全国尚属首次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全景 资料图片

  1月27日下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一至第八批共2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将之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严格保护。新黄河记者获悉,一次性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表示,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祠为例,其保护范围为:以孝堂山郭氏祠现状外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为:东、南至孝堂山山脚;西至长孝路东侧;北至道路南侧。

  王廷琦表示,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国家依法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管理的基本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尤其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保证文物安全的红线和底线。

  据悉,此次工作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历经三个阶段:一是现场划定及测绘阶段。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拟定工作方案和勘定原则,组织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配合,全面梳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考古工作报告、保护规划等基础资料,进行全覆盖实地踏勘、现场测绘。二是专家评审及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1月至7月,组织考古、文物保护、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部门、单位,召开了三次专家评审会,多次对工作成果进行研究、论证、微调,对存在疑问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现场复核、重新测绘,反复协调征得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的联合确认意见。三是形成成果阶段。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划定成果的绘制和确认,成果由文字和图件组成,兼顾公布工作和日常管理使用需求。

  王廷琦表示,此次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相比较历年来的划定公布工作,边界划定最为科学、范围表述最为精准、公布程序最为严谨,凝结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自然资源系统以及项目组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这项工作的全面完成,对于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促进文物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