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手艺人以手艺滋养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承着各式各样的技艺和美学。在当下,更是具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振兴等深远意义。近日,山东启动了包括“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等在内的系列推进工程,以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美好生活需要为突破口,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和凝聚文化自信的力量。为进一步推动山东成为文化创意的重要策源地、手造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即日起,新黄河客户端面向社会征集“最美山东手造人”,通过典型人物讲述匠心故事,让更多人体验到充满创意的山东手工技艺魅力,感受到齐鲁大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和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
致敬手造人,国人早有传统。现存成书年代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曾将能工巧匠视为“圣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对中国传统工匠也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
山东是文化大省、非遗大省,传统工艺门类齐全,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市级名录4121项,县级名录12758项,总量居全国前列。而这些耀眼数据的背后,恰恰是一个又一个手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
是他们以一己之力践行工匠精神,将技术塑造成为一门手艺,又在时光中打磨作品;也是他们,适应时代变革,既坚守又创新,创造了一个个领域最高水准。
他们是山东手造温度的承载者,也是山东手造精神的塑造者,只有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山东手造”的精髓。
所以,您身边有这样的手造人吗?他们可以是常年在基层传承手工艺文化的优秀从业者,也可以是借助手工艺带动乡村致富的企业负责人,还可以是多年来任劳任怨推动传承保护发展的机构工作人员、工艺美术大师……如果有,请拨打电话82061110联系我们,或在文末互动区留言(请注明姓名、年龄、人物故事以及联系方式等)。我们将适时派出记者前往采访,并在新黄河APP开辟专栏,连载报道“最美山东手造人”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