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让刚刚度过“七十岁生日”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倍感惊喜与振奋。过去的一年,《文史哲》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继续发掘热点话题,引领学术潮流,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贡献全部力量。近日,记者对话《文史哲》编辑部的两名年轻编辑,从他们的视角见证发生在编辑部和他们个人身上的变化,感受这本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历史与新生。
邹晓东——“知名度和传播力是用来干事创业的”
时至今日,《文史哲》编辑部理论编辑室编辑邹晓东仍记得迎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场景:“编辑部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成员是2021年5月10日上午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当时的感觉是既‘惊’又‘喜’。”成为《文史哲》编辑的第6个年头,邹晓东全程参与了这份学刊70周年刊庆的各项活动,在刊庆纪念会前的一段时间,编辑部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汇报了70年来的办刊成绩,表达了他们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挥好期刊作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并期待获得下一步工作的指示。邹晓东记得,去年5月10日是“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周一,收到回信时,整个编辑部沸腾了,随即便投入到对回信的学习中。
对于一个物理学本科“出身”,从硕士起转攻哲学,一路做到哲学博士后,并曾一心想着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来说,成为《文史哲》的编辑并非邹晓东的初衷。但在这7年的编辑工作中,他沉浸式地体验着《文史哲》“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的刊风基因,以及“预见大势、介入大势、见证大势”的远大抱负,这种体验巩固乃至激发了他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应有的“思想激情”。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邹晓东,将这7年的工作经历,形容为对他在学术识见、学术交游、个人性情上的高品质“催熟”。
过去一年里,邹晓东感受到了内外的不少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以及全国上下此起彼伏的学习热潮,确实给《文史哲》带来了一定的‘出圈’效应。”他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山大物理学专业读本科时,他和专业内很多同学并不了解山大有《文史哲》这样一本刊物,但如今他曾经的“物理圈子”,尤其是在山大物理学院任教的同学,都知道他在一个“厉害”单位工作。从业务角度来看,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文史哲》微信公众平台订阅用户一天之内增长了两千多。“这种增长,对一份严肃的古典人文学术期刊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当然,对《文史哲》编辑部同仁来说,在一时的兴奋之后,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压力。《文史哲》现任主编王学典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兴奋是一时的,压力是永远的”。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出圈”所带来的知名度和传播力,不是“功劳簿”,而是用来干事创业的,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期待,是他们要努力的方向。
《文史哲》的编辑不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在邹晓东看来,学刊编辑可以在办刊的同时继续追求学术梦,但必须不断优化角色定位。过去的一年,他在工作理念和具体做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近几年,他和校内外学者共同发起组织了“儒学与西学”系列论坛,起初是志在学术,但从去年10月的一次论坛以来,他发现学术论坛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干编辑”的工作现场。“在那场论坛之后,我顺势邀约的‘逻辑一元论与中国哲学名实问题’这组包含了1篇主论文和5篇评论的文章,前不久顺利通过了严格的三审和外审程序。”这让邹晓东明白,要办好刊物,除了决心和毅力,也需在理念、做法乃至机制上适当进行新尝试。
《文史哲》的专职编辑除了“编辑”这层身份,也都在刊物所属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任教,为各学段学生上课。疫情发生前,邹晓东还曾和研究院的同事郭萍副研究员合办过“研究生论文初稿切磋坊”,尝试“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准做一点接地气的工作”,今后他和同事们打算在适当时机重启“切磋坊”,争取将其长远办下去,让更多研究生尝尝和《文史哲》编辑零距离“切磋”的滋味。
作为一本已有71年“刊龄”的学术刊物,《文史哲》从不拒绝创新。近几年,编辑部还专设新媒体工作小组、编校小组、宣传报道小组等机构,适应新媒体传播形式,更高效地推送纸刊内容,让《文史哲》走向大众。面对外界的关注,在“坐冷板凳”的过程中努力产出优质学术创见,风清气正地进行角色规划和岗位经营,是邹晓东对自己的定位,“长此以往,我们的学术初心会获得较大惯性,即便哪一天‘火’了,也不会因热闹和喧嚣而骤然丧失学术定力”。
孙齐——“把刊物办得更好是每一名编辑的使命”
《文史哲》中国古代史版块编辑孙齐是“较早”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回信的人。繁忙的70周年刊庆活动刚告一段落,2021年5月9日晚10点多,他接到主编王学典的电话,被安排去教育部取信。“第二天上午,我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把回信从北京带回山大,我为能够参与其中感到荣幸。”
2014年,孙齐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毕业,随后在儒学高等研究院做了两年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出站后便进入《文史哲》编辑部,从事中国古代史版块的编审工作。
在编辑部的6年,很多人和事给了年轻的孙齐厚重的人生阅历,助推他快速成长。初入编辑部时,山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范学辉作为兼职编辑,手把手带他熟悉编辑业务和作者群体,良师的带动令孙齐很快适应了编辑的工作和角色。范学辉教授在2019年不幸离世,此后中国古代史版块的“重担”主要落在孙齐身上,需要他独当一面,工作量和压力都增加了很多。“被迫”成长让孙齐认识到,《文史哲》是70多年来几代编辑薪火相传的光辉事业,编辑部每个人都有一份使命感。“我们一定要把《文史哲》办好,要对得起编辑部历代前辈。”
在近几年编辑的稿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第1期刊发的北京师范大学黎虎教授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一文。全文长达5万余字,已是耄耋之年的黎先生称其为“毕生习史的总结”。为了编好这篇重头文章,孙齐用了半年时间耐心核对、誊录作者校改意见,反复增删数千字,历次校样攒了厚厚一摞。文章刊出后,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黎先生给孙齐发过一段话:“《论纲》如果不是在《文史哲》刊发,如果不是你负责编辑,绝对达不到现在的效果。你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和耐心,促成了这一结果,功不可没。”
“期刊不仅要‘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而且要担负起‘引领创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对期刊工作的目标和意义都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孙齐说,他们的编辑工作更有底气了。
同样拥有教师和编辑双重身份的孙齐认为,如同“教学相长”,编辑、研究也是“相长”的关系,《文史哲》的办刊经验说明“学者办刊”是提高期刊水平最好的方式之一。有自己的研究,能帮助编辑更好地识别最有学术价值的稿件。而《文史哲》一向关注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编辑工作要求紧跟学术前沿,了解不同领域动态,这让他能从更广阔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研究。
在日常给学生上课时,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本学期,他所教课程是山大尼山学堂的“《资治通鉴》导读”和历史专业强基班的“出土文献专题”。在讲授自己研究的同时,他也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多年的编辑工作,让他更为熟悉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和评价原则,每年也会给尼山学堂的学生讲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
岁月如梭,在一年年周而复始的编辑工作中,《文史哲》一代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每当走进编辑部会议室,看到挂在墙上的首届编委照片——华岗、杨向奎、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童书业……孙齐都会生发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编辑部的年轻成员,我们会继续秉承编辑部老前辈萧涤非先生所说的‘严肃认真’的‘《文史哲》精神’,严肃对待学术研究,认真对待编辑工作,再接再厉,争取把刊物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