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2022-06-06 07:49:5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周车

责任编辑:马恬

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1923年2月垮塌的胶济铁路云河铁路桥

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1925-1926年胶济铁路大修中,一列火车驶过铁路桥。

  1923年1月1日,胶济铁路路权在国人不屈不挠抗争下回归中国。此后,胶济铁路管理局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整理路务,着手解决“商旅裹足、货运不流”问题。几年间,胶济铁路扭亏为盈,“社会声誉日隆”。

  痛定思痛组织胶济铁路大修

  1923年2月16日凌晨3时30分,随着潍县云河铁路桥的一声巨响,胶济铁路全线中断。此时,正值除夕之夜,距离胶济铁路正式接收刚刚一个半月,一起恶性事故给沉浸在路权接收和节日喜庆中的胶济铁路管理局全体职员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15日,本该晚上才从青岛开出的37次货运列车,提前编组发车。司机、司炉急着回家过年,一路“抢点”行车,沿线车站都想着能提前下班,非但没有控制压点,反而一路放行。行至高密,站长竟然慷慨应允与另一台美制机车连挂运行。凌晨行至潍县云河铁路桥,大桥第三、第四孔钢梁重压断裂,两台机车及6辆货车坠于桥下,1名司机死亡,5名司乘人员受伤。后调查原因,司机超速、机车联挂、车站违规放行、钢桥负载等级严重不足,且年久失修难以负荷,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后的一整年,无论哪个岗位上的铁路职员都不敢懈怠,但年底还是发生了张店段长葛燮生被绑票的恶性事件。更令舆论哗然的是,来年1月18日夜,竟然等来了撕票的结局。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撕票同一天的早晨,更严重的事故不幸再次发生。1月18日晨5时30分,从济南开往青岛的第2次乘客列车行至周村附近,车厢突发火灾,但火车依旧疾驰,乘客死伤46人。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故,暴露出胶济铁路线路设备老化失修、接收后管理能力欠缺和专业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

  随后的几年,胶济铁路管理局在全线组织大修改造。为了杜绝潍县云河大桥事故的再次发生,按古柏氏E-50级标准设计新桥,从国外购买新梁,将全路干线桥梁逐年分批更换。所有新建桥梁,皆由工务处依照部颁钢桥规范设计,跨度在10米以下的用工字梁或钢筋混凝土桥,跨度在10米以上至30米的用钣梁桥,30米以上的用花梁桥,遇有适当地点则改建钢筋混凝土桥或增筑桥墩将跨度改小。针对钢轨磨损严重的情况,干线全部更换为部定标准43公斤C型钢轨,并换成木枕。此外,改造沿线站场,增设延长轨道,修筑专用线,增筑上煤台,增建调车场、站舍、地下通道,增购机车车辆,更新电务设备,增建四方机厂厂房和机器设备。经过10多年的逐步修整,胶济铁路技术装备和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1935年青岛“铁展会”胶济馆机械品展示

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1935年第四届“铁展会”入口

  媲美西湖博览会的青岛“铁展会”

  1935年7月10日下午3时,以提倡国货为主题的第四届“铁展会”在青岛隆重开幕,各界代表千余人出席了开幕典礼。

  展会入口,大牌坊上写着“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进入会场,展厅按照全国铁路线分布。第一进院落一楼左侧是名产馆,右侧为津浦馆;二楼左侧为京沪杭甬馆,中部为浙赣馆,右为平汉馆。第二进院落一楼左侧是北平馆,中间为正太馆,右侧为胶济馆;二楼左侧是平绥馆,中间为陇海馆。各馆展品分为矿产、农产、森林、禽畜、工艺等5类,各项货品标示货名、用途、产量、出货时季、产地、销行地及销售数量、价值、运输方法、捐税、图表等内容,方便客商了解。对于果品、蔬菜之类不易长期存放的展品,做成了标本或摄成照片展示。还有些展品或装木匣、或盛玻璃瓶、或系彩线,装潢方法美观又没有较大浪费。

  胶济馆所列货品最多,还特别刊印了《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胶济铁路物产一览》,向参观者免费赠阅。解说词如下:“胶济铁路,横贯鲁省,路线所经,悉属沃野,农产之盛,著于华北。复据有青岛烟台各海港,工商业得风气之先,进步甚速。只以国内交通不便,推销未广,各地人士,知者尚鲜。此种景象,揆诸国内,随处皆然,固非胶济沿线工商,有此感觉而已也。”

  除两进院落展区外,铁展会还设置了特色机械品展馆,展示各路特有的设备,如行车设备模型、胶济铁路四方机厂生产的机器。展馆除楼房以外,在操场上还搭了几个大棚。各个展馆都费尽了心机进行布展。胶济分馆给博山煤矿做了一个模型,使人可以看到矿下采煤的场景,旁边展览着许多块黑得发亮的煤块。津浦分馆有谷子地模型,用瓶子装着优质小麦、玉米、谷子。京沪分馆还有风景模型,如南京中山陵,沪杭甬分馆中工业用品最多。展览馆以外的售品所,所出售商品包括各地的名优产品,如山西竹叶青酒、汾酒;上海的钢精壶、锅、丝绸、布料、袜子、鞋等,全为国货产品,没有任何洋货。汉口、上海两地出产的绸缎和金华火腿,天津国货公司出产的毛巾和布匹,北京玉行商会出产的玉器工艺品,京沪沪杭甬馆出售的脸盆、手电筒、服装等,均受到消费者的推崇。和前3届相比,这届铁展会还有一项创新内容——设立电影礼堂,每日下午2时至5时,放映全国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纪录片,宣传推介特色旅游文化资源。

  胶济路局适时推出了暑期折扣票价,并联系市府路政增加市区公交车班次,以利外地游客携妻契子前来观展避暑。展会每天人头攒动,各种货物适合着各色人等的心,怀里抱着,腋下夹着,手里提着,脸上流着汗,嘴里喘着气,碰着人还不住争相夸耀:“你看,我买了样顶便宜的东西。”《青岛晨报》《青岛平民报》都出版了“第四届铁展特刊”。洪深、老舍、王统照等10多位来青岛的作家、学者合办刊发10期文学周刊《避暑录话》,大受铁展会期间读者欢迎。

  8月10日,第四届铁展会圆满结束,参观者计60万人,销售额30万元,成为展馆最多、展品最全、参观者最众,可与“西湖博览会媲美”,青岛开埠以来最大之盛事。

1920年代,胶济铁路曾力图振兴

1936年9月9日,《世界日报》报道《赎回胶济铁路需款三千万》。

  “胶济赎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胶济铁路权固然令国人振奋,但中国需要支付日本4000万日元赎回。国民齐呼“一定要把胶济铁路从日本人手里赎回来”,无奈一旦到了要把真金白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雷声大、热情高,实际情况却很曲折。

  华盛顿会议交涉之初,中国民众洞察胶济铁路无条件收回已属无望,在声援华会代表尽力抗争的同时,便已开始探讨如何筹集巨额款项的问题。1922年1月17日,全国商会联合会联合京师总商会、京师农会、北京教育会、全国报界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共同成立了“救国赎路基金会”,并发布宣言,呼吁“于六个月内集得三千万巨款”。1月14日和2月1日,交通部两次通电全国,提出拟将该路归为民业,由人民筹款赎回自办,并号召人民筹款赎路。2月23日,“北京学界赎路集金会”成立,各地或认筹路股,或会议办法,或采取游行、演讲、游艺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或联络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共策进行”,还组织众多劝募机关,声势浩大,报纸杂志也积极参与,连篇报道。1922年6月19日,为统一组织各地筹款,督办鲁案善后事宜,公署成立了胶济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公布了招股简章,积极向各界劝募。但招股工作截至1923年12月期限将至之时,自由储金和扣薪储金共计只有20余万元。筹备处只能将原定1923年底的截止期限延长一年,但直到1928年,仍然没有收集到足够的存款成立公司,筹备处只能将存款一一发还。

  国民筹款赎回胶济铁路的民办计划最终失败,筹款赎路的一切问题都要胶济铁路当局“自己扛”,偿还赎路日债一直是压在胶济路头顶上的一块大石头。最初两年的利息均顺利支付,但1925年受江浙战事影响,诸多机车被征调,收益下滑,利息未能集齐,直到次年3月才全部付清。1926年,被征调的机车虽被返还,但影响还是不小,没有余力支付利息,到年底时已欠息180万。只能与日本总领事磋商暂缓还息,但要支付年息9厘的延期复息。由于时局不稳,铁路营业并不稳定,1927年和1928年连利息都难付清。1929年,胶济路局对路务进行整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偿清了以往的欠息,自此之后每年的利息都能按时支付,但距离还清巨额本金仍然是遥遥无期。

  转眼到了1936年底,距离偿还日债的15年期限仅剩一年,胶济铁路从每年盈余中按月提拨偿还国库券的基金余额还不足1000万元。胶济铁路举步维艰,力图振兴的步伐随着1937年7月日军的全面侵华止步于此。

作者:周车

责任编辑:马恬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