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抓环保促发展’百个典型案例”相关情况,通过这些案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新黄河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等案例成功入选。那么济南靠什么“打动”了“评审组”?
过去的一年,济南市交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2021年,济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首次进入“4+”时代,同比改善11.5%,成功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二十”位;6项空气主要污染物均实现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8.4%;优良率为62.7%,蓝天“含金量”大幅提升。国省市控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国控断面好三水体比例实现五个百分百,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年均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水质指数位居全省第二。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安全稳定。
时间回溯到2017年,济南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退出全国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后列”的目标,把“治霾攻坚战”作为全市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18年,出台“禁鞭令”,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启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市空气质量大幅提升。2019年,将污染防治攻坚纳入全市“1+474”工作体系强力推进。2020年,明确作为“重点工作攻坚年”,将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作为12项改革攻坚行动之一,不断深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将建设“生态济南”作为“五个济南”建设目标之一,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全局高度、长远眼光,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腾笼换鸟,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济南先后关停7600多家“散乱污”“两高一低”企业,助推4万家企业上云,引进落地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齐鲁科创大走廊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崛起成峰,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中科院碳中和北方中心落户济南,在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建立大气颗粒物公里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发了国内最透明的环境质量信息公开APP,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被评为数字中国优秀案例。
省部共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取得成效,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在济南落地运行。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明确起步区五个方面25条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济南市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32.2亿元、位次提升至全国城市第1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7.6亿元、年均增长8.7%,形成了年GDP增量、财政收入“双千亿”结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首个8英寸高功率芯片顺利通线,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占比分别达到37.7%、45%,新经济、新动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澎湃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