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王军成:奔赴海洋自主创新钻研浮标 我这辈子人在陆上根在海里

2022-10-10 10:59:06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李震 通讯员厉运周

责任编辑:鞠月芹

二十大代表风采|王军成:奔赴海洋自主创新钻研浮标 我这辈子人在陆上根在海里

  对于经常与大海打交道的人来说,浮标并不是陌生事物。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这些大小不一漂浮在海洋上的浮标,是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工具。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有90%以上来自一个人所领导的团队,他,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海洋浮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

  “人在陆上根在海里”

  王军成出生于1952年,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王军成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我刚工作时,我们国家的海上监测还存在空白。”王军成说,“那时候国家对海洋的重视日渐增强,但国内对海洋监测浮标的研究非常薄弱。”面对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业务化海洋浮标网的巨大差距,王军成毅然把科研重点放到海洋浮标研发上。

  20世纪90年代,我国浮标技术还不成熟,在实验室里运行正常的设备,放到环境恶劣的大海上不时发生故障,经常需要工作人员出海检修。进到浮标设备舱里,空间封闭狭小,污浊的空气混合着铅酸蓄电池的气味,总能引起人的呕吐感。上浮标检修前,大家会自觉地带上塑料桶,边工作边吐。几个小时后肚子里的食物和水吐空了,黄胆水都会吐出来。

  有一次王军成与团队成员乘船去检修浮标。那天风大,海浪高达2米。他们趁着风浪较小的时候,从船的舷梯跳上浮标,开始紧急维修。王军成和同事勉强作业4个小时,设备修理好了,按照往常,完成工作后,他们要从浮标爬到船上。当时风浪越来越大,浮标起伏摇晃得厉害,一旦与船靠近就发生猛烈碰撞!王军成等人无法直接回到船上,只能让同事从船上扔过来绳子,系在腰上,再套上救生圈,跳入海中,把他们拖到船上。

  在王军成团队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40多年间,再大的风浪,再艰难的环境,都没有消磨掉王军成对浮标事业的热爱。“我这辈子,人在陆上,根在海里”,这是王军成经常说的一句话。

  为大海装上明亮的“眼睛”

  “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海洋技术必须先行。”从走上海洋浮标研究这条路开始,王军成始终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20世纪90年代,基于无数次的海上实验,王军成带领团队攻克了浮标系统在恶劣海洋环境下运行以及获取气象水文基本监测数据的技术难点,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业务化大型海洋浮标系统,通过卫星可靠传输、数据准确测量等技术突破,实现了业务化海洋浮标的自主研发与应用,彻底扭转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可靠性差从而依靠进口的困境。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王军成和他的团队逐一攻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起我国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国产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他们研制的浮标,组建起国家业务化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每天向国家海洋局(2018年相关职责整合至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约3万组气象水文数据,为我国海洋环境预报与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北极区域内的北欧海是“北极涛动核心区”,不仅影响全球海洋循环,更深刻影响我国的气候变化。随着北极科考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北极海洋数据收集和积累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这项任务,又落到了王军成团队肩上。围绕北欧海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过程监测需要,王军成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先后采取传感器低温保护、传感和采集通信系统双机并行、太阳能和风力互补发电等一系列技术,终于解决了在该海区布放和运行作业浮标的世界级难题。2012年,王军成团队研制的浮标顺利布放,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北欧海成功布放大型海洋观测浮标,也是我国首个极地大型海洋观测浮标,中国浮标开始源源不断地为全球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

  在祖国辽阔的海域里,王军成团队研制的浮标就像是守护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为大海装上了明亮的“眼睛”。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的评价,王军成和他的团队“实现了我国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的突破”。(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震 通讯员厉运周)

作者:李震 通讯员厉运周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