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王传喜办公室的文件柜,近300本工作笔记摆放得整整齐齐,笔记本侧面留下了1999年至2022年,20多个春夏秋冬的时间印迹,记录着他带领代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振兴乡村的心路历程。
王传喜现任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从20世纪90年代回乡任职开始,20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如今,昔日贫困涣散的代村早已“改头换面”,成为村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各产业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父老乡亲过上了幸福生活……王传喜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
发展产业项目“拔穷根”,人均纯收入较20年前增长了30多倍
眼下,走进代村,一排排小洋楼鳞次栉比,沿街商铺琳琅满目,观光小火车在花海中自由穿行。“商铺、医院、中小学,样样齐全,城里人能享受到的,我们都有。”在村中,经常能听到村民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诉说今天的“好日子”,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你或许想象不到,20世纪90年代的代村却是另外一副样子:民心散、村风乱,村集体负债累累,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夏季停电,持续停水,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1999年3月,王传喜刚一上任,没有“传喜”,迎面而来的是村里欠债380万元,还款难;人地不均、零散经营,动土难;民心散村风乱,治理难的“三大难题”。因为巨额债务,王传喜曾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共收到法院传票126张,出庭就达100多次。
面对困难,王传喜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告诉债权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只要村集体欠的钱,我们新班子都认。”他顶住近400万元债务的压力负重前行,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借新账还老账,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家庭收入去还集体的账,逐步将债务分期分批全部还清。
王传喜也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摘掉穷帽子,让村子强起来、村民富起来。如何才能让贫困村、贫困户尽快脱贫?王传喜日思夜想,边摸索边前行。带着老干部、新班子到一些发展比较好的村庄学习取经;启动全村土地流转,村民拿土地入股,村里集约化经营,建起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并争取全国第一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落户。
20多年间,王传喜坚持发展产业项目“拔穷根”,带领代村边提升边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与科技、旅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党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代村经验”。2021年,代村各产业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比20年前增长了30多倍。
以身作则带头吃苦吃亏,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就要带头吃苦吃亏。”王传喜常给村“两委”成员这样说,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王传喜带头向全村党员群众“约法三章”:村里工程绝不允许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因沾亲带故徇私,干部选用绝不让直系亲属沾光。“两委”成员公开承诺:绝不假公济私,绝不侵占集体资产,绝不让党的惠民政策“缺斤少两”。
他坚持每天早6点晨会,经常工作到下半夜。工资标准却始终坚持最低档,上级发放的补助、奖金都交给村集体。近年来,他义务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理论200余场,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秉承强烈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情怀,多年来,王传喜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信念,坚持发展成果群众优先共享,推动实施了“富美代村”“健康代村”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建设代村医院、诚信中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实施“新安居工程”,始终以5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分配给新增适龄人口;村民的生活必需品、新农合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老年人可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并按月领取优待金;给大学新生发放1万至5万元不等的奖学金,每年投入民生保障资金达数千万元。(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