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双突破 山东高速公路养护创新经

2023-07-12 06:43:5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戴升宝

责任编辑:高原
“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双突破 山东高速公路养护创新经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山东高速公路养护产业通过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全力提升高速公路养护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排头兵,山东高速在养护高速公路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和材料创新力度,在打造“山东的路”这一金字招牌的同时,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逐步向工程设备、交通装备制造、路用材料研发等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通过“延链”激发新动能,塑造产业体系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智慧养护”

  在威青高速威海段集中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几辆压路机驶入高速公路,来回行驶摊铺沥青。与以往的养护工作不同的是,这一次,操作手从设备驾驶室中“消失”了,采用的是无人摊铺技术。据悉,无人化智能施工基于感知、路径规划与决策、后台检测等五大模块,综合利用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障碍物识别技术,在路面养护施工的安全、效率、质量和效益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将加热机、铣刨机、补热机、复拌机四种设备与摊铺机、压路机结合,组成的智能养护机组依次排列,“整装”前进,所过之处“吃”进旧路,“吐”出新路,旧貌换新颜。7月1日,沈海高速烟台段的路面养护施工现场,山东高速自主研发的3.0版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正加紧施工:将旧的路面加热耙松,然后添加适量再生剂、沥青及新鲜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拌和、摊铺、压实的成套技术,一条崭新的路面不到两三个小时就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直呼神奇。

  高速路面彩色铺装、立面标记雨夜反光、桥梁护栏砼防腐……在东吕高速养护工程中,作为山东高速首条养护科技示范路,采用了多种新材料、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路面、桥梁的使用寿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早在2018年6月28日,建设者在济菏高速公路上做了一次重要的创新尝试: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一次性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循环再生利用,只需添加少量新料,就能完成高速公路的修复养护,不用再铣刨路面。这是济南市首次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上使用这项新技术。

  如今,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山东高速公路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已经驾轻就熟,设备更加先进,施工效率更趋完美。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济南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研发基地,现场探访山东高速最新型的沥青路面智能养护设备。

  沥青路面最常用的养护方式是铣刨重铺,与传统的养护方式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不用铣刨路面,不产生建筑垃圾,只需对路面进行现场加热、耙松、添加外加材料、拌和、摊铺、碾轧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百分百原价值就地循环再生利用,具有经济、环保、优质、高效等特点。经权威部门测算,应用就地热再生养护工艺,碳排放量不到传统工艺的10%,且能做到零污染,不给空气添“霾”,完全符合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中的“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要求。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体现了建设者超前的低碳环保意识。山东高速公路养护团队的研发人员多年来潜心研发,以不断提升效率、不断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自主研发实现了智能养护设备的连续升级。目前,智能施工机组可实现旧路面100%循环再生利用,整套机组可实现远程操控,作业效率、自动化水平等多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稳居行业前列。

  同时,研发人员还在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路面实际情况,研发出其他新技术。“比如,路面出现破损可能是上面层需要翻新,也可能是中面层或者水稳层需要‘治疗’。有的当场就能解决,有的则需要回炉重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前方建设者和后方研发人员加强沟通,屡次创新,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基础,先后建立起以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设备为代表产品的再生体系,通过现场实地‘诊断’,给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现场相关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施工现场情况千变万化,这也让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没有止境。

  据了解,山东高速还自主研发了绿色养护基地智慧管控平台,对传统养护基地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实现了养护基地的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作为“智慧养护”的重要后场,智慧管控平台通过远程实时监控、质量可视化分析、信息共享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养护基地点多面广、质量效益管控难”的问题,提升了养护工程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智慧管控平台的研发与使用,为交警、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有效联动提供了平台支持,将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干扰和环境污染,为公众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服务。

  未来,该平台将与无人化智能施工深度融合,力争实现“基地布局一张图、智能管控一平台、数据汇聚一中心、科学决策一体化、施工一站式”,在全国范围开创高速公路智慧养护的先河。

  截至目前,建设者已经累计完成再生高速公路路面2000余万平方米,节约沥青10.8万吨,减少碳排放11.4万吨,实现营收十多亿元。

  升级关键材料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如今,很多驾驶员驾车行驶在山东的高速公路上,往往感觉不到颠簸,车胎的噪音也小。除了路修得好之外,沥青品质好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建设者通过添加多种材料,对沥青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在淄博桓台,山东高速建材集团所属山东高速华瑞道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4条沥青生产线正在不间断运转。企业负责人卢新春告诉记者,沥青作为原油蒸馏后的残渣,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后,成为道路路面施工的优质原材料。目前,山东高速已实现沥青从仓储加工、营销物流到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建有改性沥青生产线15条,拥有专业沥青运输车队,日运输能力可达8000吨,同时拥有2家上期所石油沥青交割社会库,省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年销售沥青近400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

  据了解,山东高速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升级需求,锚定技术创新重点方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发高品质、高性能、绿色环保的路用新材料,大力推进产业链各重点环节做强做优,打造交通等基础设施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地。其中,Mac改性沥青创新采用了化学改性法,产品具有粘度大、软化点高、感温性小、抗老化能力强等其他沥青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山东已实际使用近百万吨。其中高速公路SMA路面长度约1500公里,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长度约2000公里。

  “2019年12月,我们公司生产的MAC冷拌沥青首次应用于德州齐河首条四好公路示范路铺筑。当时施工环境气温0℃,并伴有5-6级大风,铺筑后路面平整度高,强度较好。次年夏天对实验路段进行了验收,没有出现坑槽、开裂等情况,路用效果非常显著。”生产加工现场负责人耿保垒说,以Mac改性沥青作为主要成分研发的冷拌沥青,保留了改性沥青粘度大、耐久性强的性能特点,同时满足了常温下施工特别是冬季施工对沥青流动性和混合料工作性的要求,应用市场范围更加广泛。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车辆运输沥青原材料进入厂区,通过生产线改性后,再运输返回。这是“共享加工厂”发展新模式带来的新局面。“除了售卖成品改性沥青外,我们也向上千家客户发出‘邀请函’,可以自己购买沥青运到厂区,利用我们的改性技术进行加工。”卢新春表示,他们在“扎根省内,面向全国,走向海外”的市场发展格局下,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重点加强外部市场开拓。截至目前,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

  沥青也可以广泛用于防水材料市场,这也是一个业务拓展的空间。目前,他们的防水业务已覆盖安徽、四川、陕西等多个省份,销售数量超过9万吨。

  强化精细管控 积蓄产业发展动能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公众出行来说,路面平整度、驾乘舒适度是最直观的感受。但在高速公路养护人眼中,这些感受则转化为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等数值。在山东高速养护管理的制度办法中,对这些数值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

  2021年,山东高速在同行业中率先编制印发了《“十四五”养护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养护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及具体举措。围绕养护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开展“质量万里行、示范路创建、心路文化创建、降本增效”四个专项行动,完善“养护队伍、治理能力、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养护、养护产业”五个建设,着力推进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治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和服务优质化,为养护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有了战略性的谋篇布局,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转型发展还需要战术上的精准谋划。山东高速从小切口着手,在小修保养、桥梁隧道养护、机电养护、专项工程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界定职责、规范程序、完善流程,实现了养护管理全覆盖,提升了养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中央分隔带防眩苗木顶部高度不低于1.8米,行车视野范围内的草坪高度控制在20厘米以下……像这样精细化的标准,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处处可见。完善的养护制度体系,为山东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赋能,道路技术状况和服务品质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作者:戴升宝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