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山东省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 “十四五”能耗下降任务目标超七成已完成

2023-08-16 06:59:5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

责任编辑:鞠月芹

首个全国生态日,山东省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 “十四五”能耗下降任务目标超七成已完成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山东的靓丽底色。这是8月14日拍摄的玉符河市中区段。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设立。当日,全国生态日山东主场活动在临沂市蒙阴县举办,会上发布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成果。

  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5年来,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3.3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标志着山东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实现了新的跃升。

  在“双碳”战略的稳健实施下,创新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倒逼区域、行业、企业加快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间,山东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4%、好于国家下达任务目标3.4个百分点;近两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1.1%,已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的72%、大幅快于时序进度。

  同时,能源低碳转型高效推进。据悉,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382万千瓦、半年增加921万千瓦,占比达到41.8%;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达到28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86台次、4230.5万千瓦,争取新增煤电建设规模900万千瓦和“先立后改”淘汰落后产能建设规模502.5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

  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绿色制造全面形成

  为提升全省产业结构,实施了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设立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企业2300多家,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达7.6万个。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等高耗能行业低效产能关闭退出。

  同时,全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化工、现代轻工纺织等“十强”产业发展步伐,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过45%,总量居全国第三;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指数117.1,居全国第二;产业数字化指数80.3,居全国首位;新兴产业正成为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5%,“十四五”前两年累计下降15.3%,今年上半年又下降7.9%。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构建工业领域碳达峰1+N政策体系,制定《山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以及建材、石化、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配套实施方案,推动山东省工业领域率先达峰。

  新黄河记者在全国生态日山东主场活动上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81家、绿色工业园区1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5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0家、绿色设计产品343项;共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07家、绿色工业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1家。

  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守住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生态。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100万亩,占全省国土空间面积10.3%。强化规划引领,以全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编制实施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及黄河三角洲、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据悉,在泰山、沂蒙山、南四湖以及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10多个,项目区范围2.6万平方公里,治理修复面积600多万亩;治理修复废弃、关停矿山6000余座,治理面积105万亩,让废弃矿山成为绿水青山,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山东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城乡绿化”的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和主要任务,提出了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目前,全省已经建成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国家和省级湿地保护区8处,建成国家湿地公园66处、省级湿地公园134处,大美湿地为山东增光增色。

  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建设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搭建林长制、田长制、自然保护地监测等20个应用场景,注册用户达到19.3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全覆盖监测。组织开展“绿盾”“清风”“利剑”等执法专项行动,推动存量案件限期清零、新发案件动态清零。2018年以来全省涉林案件查处率保持在95%以上。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在全省组织开展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创新开展全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在全国第一个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305家发电企业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累计成交额占全国58%以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8381.8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和新型储能并网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2022年,山东省细颗粒物浓度3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改善33.3%,优良天数比例 73.2%、较 2017 年(65.1%)提升8.1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省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较2017年提高31.3个百分点,五类及以下水体连续两年保持清零;2023年春季航次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4.1%,为历史同期最优;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双100%”;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成美丽庭院303万户,完成3.6万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对1.8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整治,19个县(市、区)先后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三次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务院激励,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山东的靓丽底色。

  此外,全省积极建立生态监督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连续6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试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全省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数量分居全国第二、第六名。同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积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全省32万余家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依证监管”的“一证式”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运恒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