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5日讯 鼓励济南、青岛等市创新财政政策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日前,山东印发《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精准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鼓励济南、青岛等市提速布局数字基础设施
此次山东出台的财政政策措施从切实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支持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支持推进共同富裕、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共11个方面推出46条具体措施。
其中,山东将把支持重点项目作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点抓手和切入点,充分考虑各地财力水平、债务风险等因素,在分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时统筹予以支持,加快补齐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税收支持力度。
山东将以高质量建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经费补助。支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投入,鼓励创新领军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建立联合基金。统筹安排60%左右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培育新动能,集中财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攻关,引导产业链领航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给予一定比例补助,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助500万元。
山东支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产品保险补偿财政政策,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对在山东省内转化并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创新药,省级财政给予最高3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创新完善空天信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财政激励政策,鼓励济南、青岛等市创新丰富财政支持政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支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实施5G基站和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财政激励政策,鼓励济南、青岛等市加大财政投入,提速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支持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对新确定的国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经认定后,省级财政给予最高1000万元贴息、奖补或股权投入。
支持济南、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强链补链城市群建设
山东还将支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提高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支持济南、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强链补链城市群建设,省级财政结合中央财政补助,对每个示范城市给予最高18亿元支持。支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支持加密高速铁路网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对京杭大运河主航道及船闸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落实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补助,推动设立机场建设投资基金。
山东支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完善黄河流域豫鲁两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纵横结合的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支持南水北调和小清河重点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县等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加快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济南)运作,积极参与组建国家黄河基金,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支持推进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等。
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山东将全面落实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围绕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完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政策,2023-2024年,实施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等财政激励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行动,省级财政对经评估达到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标准三星级以上的市,择优给予最高1200万元奖补。
每年对新认定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最高奖300万元
支持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山东将支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励支持机制,每年对新认定的10个左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省级财政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积极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赋能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山东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文体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推进共同富裕,支持居民就业和增收,落实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政策措施,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工资指导线。
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高中特色多样办学。深化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支持省属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建立以科研技术服务收入为重点的多渠道筹资收入财政配比政策。落实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政策,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经费保障,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实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动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实现更大范围基金互济。建立动态多元化筹资机制,支持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落实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