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2023-10-28 06:56:3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鞠月芹

  本报10月27日讯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调研,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介绍“守护黄河生态厚植绿色底色”情况。

  近年来,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与2019年相比,2022年沿黄9市PM2.5改善26.8%、优良天数比例提升15.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9.2天;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其中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低于入境总氮浓度,21处县级及以上引黄水源地水质全部稳定达标。今年1-9月,黄河流域87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6.2%,同比改善8.0个百分点,V类及以下水体保持动态清零。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 山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坚持规划引领。2021年,我省在沿黄9省区中率先印发省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今年6月又对专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在落实国家和省最新要求的基础上,将规划范围由沿黄9市扩展为全省16市,在提升规划整体性、长远性、系统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压实部门责任,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制定攻坚计划。今年初,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实施《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了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六大攻坚行动79条具体攻坚措施,针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领域实施全面攻坚。

  开展重点行动。我省连续两年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等10个重点方面,制定具体举措,明确行动要求,点面结合,推进解决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问题。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四减四增”,全力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全流域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钢铁企业创建环境绩效A级。

  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把黄河流域作为全省地表水水质监管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水质分析、超标预警、督导调度等制度机制。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加快推进重要支流“一河口一湿地”建设,积极推动黄河流域“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深入实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淄博市马踏湖以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典型案例;青岛市灵山湾被评为全国首批4个“美丽海湾”之一,今年我省又有3地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总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沿黄9市共获命名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广泛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唯一示范省,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黄河口野生动、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83种,稀有的黄河刀鱼时隔30年重现黄河口。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截至目前,沿黄9市共获命名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3个,初步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集群。

  严格监管,确保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推进实施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坚决守住生态安全边界。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问题整治销号率100%。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连续两年开展黄河流域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我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部取得优良成绩

  加强环评服务和环境要素保障。专人指导园区编制规划环评,助推沿黄重点地区27个工业园区完成扩区调区,帮扶14个园区通过合规性认定。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污染物减量替代。

  积极培育壮大绿色新动能。推进实施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11”工程,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2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含在建)、14个国家和省级整体清洁生产试点落户沿黄9市。

  深入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率先出台金融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的若干措施,建立省环保金融项目库。在黄河流域实施15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项目总投资达496亿元。

  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首个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黄河流域涉及跨界断面的76个县(市、区)全部签署了生态补偿协议,实现生态环境共担共治共享。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陆海统筹生态治理与系统调控重点实验室,率先建设启用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济南、滨州、东营、泰安4市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开展碳足迹评价、近零碳创建示范工作。今年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在主场活动和官网发布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我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部取得优良成绩。其中,烟台、潍坊分别位列第3名和第4名,济南位列第9名,青岛位列第27名。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