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明清海防遗址家底基本摸清

2023-12-28 07:11:21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责任编辑:田艳敏

  山东明清海防遗址家底基本摸清

《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摄

  海防是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包含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文化要素。中国是海岸线悠长的国家,山东省濒临渤海、黄海,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以上,自古以来就是重要海上门户,文献记载因倭寇与海盗侵扰严重,明清时期尤为重视海防建设,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海防文化遗存。

  记者从12月27日举行的《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新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上获悉,该报告基本摸清了山东明清海防遗址家底,是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全面记录556处海防遗址

  《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分为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一套两册,180余万字、1000余幅照片、700多幅插图,系统地介绍了每一处调查发现的海防遗址,并进行了初步的专题研究,在调查方法、记录方式、整理研究等方面多有创新,还附有遗址登记表、参考文献,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的大型专题考古报告。

  本次调查登陆海防遗址556处,其中复查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点82处、复查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点120处、新发现登陆文物点354处(包括已经消失文物点),包括都司、营、卫、所、巡检司、寨/屯、墩、堡、炮台、其他(祠堂、墓葬、衙署等)共10类海防遗址。这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山东明清时期的海防遗址资源家底、保护状况与管理情况,对海防体系建设与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据调查报告,海防遗址以明代为主,清代继续沿用,但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聚落考古调查研究方法促进了对海防体系中的指挥、防御、管理、供给、链接、交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研究,遗址既有集中片区分布又有线性分布的特点,体现出了以面向海洋防御为主的布局和面向陆地腹地为基础纵深的布局。城址的设置、布局、筑城技术,墩、堡的设置与建筑技术,军寨与农屯的结合转化等,无不彰显出了高超军事、政治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海防遗址的调查对研究明清时期山东海防状况、相关政策变化、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资料。

  把海防作为一个体系去研究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重视海防遗址调查项目的开展,安排业务骨干牵头,联合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潍坊市、东营市和滨州市的文博单位业务人员共同组建调查队伍,共计50余人次分为4个小组,历时50多天,克服了沿海大风等困难,顺利完成了田野考古调查任务。

  考古队在调查之前做了全面准备,如查阅历史文献、既往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制定了详细的调查工作方案,与北京博科鸿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记录系统”数据库,对海防遗址进行分类、制定记录规范标准、确定调查要素与流程等,委托山东建筑大学乡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对重点遗址进行科技测绘。

  尽管单位田野考古工作任务繁重,但水下中心同时抽调考古调查组的骨干力量集中时间开展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工作。在报告编写过程中,三次邀请专家组进行指导,并结合“涉水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项目建设展开深入讨论。

  《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分上篇“概述”、中篇“田野调查”和下篇“初步研究”三个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下篇“初步研究”强调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把海防作为一个体系去研究,同时补充了已经消失遗址的调查、记录与分析,增强了历史信度,提升了考古调查的分析判断能力,强调了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