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职称评聘首看师德表现

2024-01-09 06:29:09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曹莫

责任编辑:鞠月芹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稳步推进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等。

  义务教育学校评价突出优质均衡发展

  《措施》显示,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安排1次专题会议,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每人每年至少确定1所学校作为联系点,至少到联系点实地调研1次,至少以形势政策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师生上思政课1次。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制度,将解决教育突出问题、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作为述职重点内容。

  在学校评价改革方面,推行“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创新性指标”评价模式,基础性指标突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发展性指标突出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创新性指标突出改革创新、特色亮点。

  幼儿园评价以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克服小学化倾向为主要指标,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中小学重点评价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办学、开齐开足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学业负担、校内课后服务、安全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评价突出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学校评价侧重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发展、办学质量达标。

  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突出德技并修、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重点评价校风学风、教育质量、就业质量、实习(实训)成效、实际贡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高等教育评价围绕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重点评价高校创新驱动、服务贡献、人才支撑、毕业生就业状况等情况,支持各地实施高校服务地方和行业贡献度评价。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为不合格

  在教师评价改革方面,要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健全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师德失范行为警示通报,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其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将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重点评价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等教学实绩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能力。

  要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其中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重点评价教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评价突出学科育人,把提升课堂思政、教学实施、科学评价等能力作为关键指标;职业院校教师重点评价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双师”素质,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培训)和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普通高校教师突出教学、科研、服务等不同导向的评价,考虑不同类型层次和学科领域,设定差异化评价标准。

  还要制定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责任清单,健全教师全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全员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要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上思政课、联系学生具体要求,并作为其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当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

  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推行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改革德育评价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多维度、多渠道收集学生表现情况。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统筹考试、作业、监测和日常评价,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坚决破除简单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

  完善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将体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开设研究生体育公共课程,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实施中小学学生艺术素养测评,稳步推进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艺术技能测试结果不作为美育评价的主要依据。高校学生修满至少2个公共艺术学分方能毕业。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同批次录取,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

  此外,在用人评价改革方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等。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曹莫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