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市民在山东博物馆参观“沿着运河看年画”展。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中明 摄
“年味儿”是每一代人儿时的记忆:在过去的年节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年夜饭、写春联、贴年画、放鞭炮、挂灯笼、逛庙会……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连结与家庭观念。如今,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依然会有一个暖心的地方,可以让思绪追根溯源,找回纯粹的年节乡土记忆。在春节临近之时,山东博物馆就是一个能寻找到记忆中的“年味儿”的地方。
“沿着运河看年画”大展启幕
2月2日,腊月廿三,也是北方的小年,山东博物馆开年新展“沿着运河看年画”举行开幕式活动,正式对公众开放。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运河的必经之处,河运事业的兴盛带动了沿河城镇经济的繁荣,进而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每到农历新年前,运输年画的船只就会把喜庆与祝福顺河运送到运河两岸。多样的年画,展现了运河沿岸普通百姓共有的幸福观,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据了解,此次年画展得到了孔子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这是馆际交流合作、共同举办展览的又一成功范例,对于盘活馆藏文物资源,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举办此次展览,山东博物馆经过近三年的筹备,汇聚了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140余件年画代表作品,再现了运河两岸流动的“生活图景”。同时,展览在线路设计上也做了创新:以地理空间为主线,聚焦传承与发展。整个展览活化展示了年画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出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望与热爱。
“孔府大门”来了
上面门神年画是明代的
现场140余幅年画代表作品,再现了运河两岸流动的“生活图景”,这些年画大多诞生于清末民国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展出了明代孔府门神年画,这也是本次展览年代最早的年画。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展出的孔府门神年画,分别为原在孔府前堂楼前的一对武门神和原在孔府后堂楼的一对文门神。为了重点突出孔府门神年画,布展人员还专门在展厅做了一个颇具现代感的孔府大红门“装置”。
据悉,孔府门神年画用木版印出墨线后再填红、绿、蓝等色,由自明代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的世袭“门神户”专职印制、张贴和保管。正门多是铠甲武士形象的武门神;内宅门多是“加官晋爵”“加官进禄”“加官福星”等文门神。孔府每年将新门神直接盖在旧门神上,贴在木框内悬挂。1957年,孔府门神年画由故宫博物院揭裱,现藏于孔子博物馆。
五年“刻”出十米长卷《古今京杭揽胜》
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昌府木版年画”山东省级传承人郭春奎为大家现场展示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还带来了自己花五年时间“绘”就的十米长卷《古今京杭揽胜》。
这幅十米长卷当然不是用笔画出来的,而是郭春奎用制作东昌府木版年画的“手艺”刻出来的,“总共刻了11块雕版,印在纸上拼接起来,长达十米”。郭春奎告诉新黄河记者,为了领略运河风物,创作这件《古今京杭揽胜》,他和老伴儿这几年来断断续续沿着运河走了一趟,总之为了刻这十米长卷,花了整整五年时间。
郭春奎说,东昌府木版年画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所涉题材众多,涵盖了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祥瑞纹饰,兼具艺术与文化价值。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昌府木版年画”山东省级传承人,郭春奎和木版年画的缘分由来已久,1972年初中毕业进了印刷厂,他就开始学习刻字、刻图案。郭春奎说自己很享受刻木版年画,他还特别说到东昌府木版年画和其他区域年画的不同,“东昌府年画中人物的脸都是白的,不像其他地方脸上带颜色,所以看起来很舒服,而且一般年画中的人物也都是方形脸,浓眉大眼,很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