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推进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工作

2024-07-30 07:32: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高原

  近日,为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推进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工作的指导意见》。

山东创新推进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工作

平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队员在实地调查文物建筑。

  保护第一、科学评估、改革创新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有4项。一是明确2025年9月底前全省16个设区市全部完成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工作的总体目标。二是提出划分工作应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评估、改革创新的3个原则。三是明确组织实施单位和工作内容,由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将各市行政区划分为三类文物分布区,建立分类成果地理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四是强化划分成果运用,针对不同类别区域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工作应分类采取相应考古工作对策,并对考古工作时限作出要求。

  《指导意见》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的指导意见,对破解全省考古前置工作推行后面临工程建设考古项目多、工作时间紧和工作成本过高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紧紧围绕确保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工作质量这个目标,明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业务层面要求由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具体承担并根据已知文物分布密集程度、埋藏趋势等要素划定。规定了成果认定层级,要求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报告成果应报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市级文物主管部门或联合相关部门公布实施。在成果应用方面,要求依据文物分布区域类别划分成果,科学开展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工作,确保考古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自今年3月山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广泛关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主要任务顺利完成,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省市县三级普查机构全部组建,各地召开协调机制会议,印发实施方案,形成协调机制部门协同、省市县乡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经费保障,省市县三级落实普查经费共计2200余万元。

  夯实普查基础,各地对照确认“三普”文物名录与各级文保单位名单,梳理2012年以来考古、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区域性专题调查的新发现文物,收集其他行业各类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率先发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普查线索公告。截至目前,全省共整理上报各级各类普查线索5000余条,并全部预置入普查系统,为实地调查打下坚实基础。各地积极协调文保中心、博物馆、高等院校、乡镇文化站、基层文保员及第三方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172支普查队伍,普查队员1860人,比“三普”时增加30%。

  3月,济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同步启动。4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会议,要求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文物普查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认识开展文物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建立普查机构队伍,精心组织实地调查,坚持“整体保护”“应保尽保”,开展“地毯式普查”,全面掌握济南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情况。要严格普查标准,做好普查质量管理,将普查质量控制贯穿于普查全过程。

  据悉,济南市各区县已经开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有关文物人员走进街道、乡村、田野等地,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测,争取掌握更多更准确的文物信息。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