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中线济潍段。
2023年8月,京沪高速济莱段蟠龙隧道内的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完成安装并成功运行,这是山东省首个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三维扫描仪、高清相机、红外热像仪及环境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可实现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更全面地获取隧道结构变形、裂缝、渗漏水、线路老化、照明、供配电设施损坏、漏电、异常发热等数据,自动识别病害,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实现隧道结构全天候、全覆盖、多参数实时监测。
今年2月20日夜间至21日,济南迎来大范围降雪恶劣天气,路面积雪、结冰,严重影响市民平安出行。大雪覆盖路面,济青中线章丘段却有一段道路上几乎没有积雪,这都要归功于下面铺设的8500多根无机热管,可以将地热从地底深层迅速传导到路面,使路面如同安装上“地暖”,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遇到冰雪天气时,无须机械或人工清扫,即可实现冰雪自动消融,整个过程零能耗、零排放,低碳环保、完全绿色。
其实,此类智能融冰除雪系统已在山东高速公路上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桥梁、隧道雪后“除冰”向主动“防冰”的转变。在暴雪中的济南黄河三桥上,150个喷洒终端通力协作,只用42分钟,就完成一遍全桥路面融雪剂喷洒,效率杠杠的!在长深高速黄河大桥上,气象预警及凝冰自动处置系统实现了对桥面定时、定量、定点撒布融雪剂……
记者从山东高速集团获悉,他们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绿色管养、装备研发、新材料、交通领域双碳”6个重点方向,开展了“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升级工程、高质量研发载体建设工程、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创新生态样板区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工程”5大创新升级工程建设。“在山东高速公路上,从收费站管理、道路养护到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无处不在,正成为持续发力的‘新质生产力’,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山东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项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交通出行日益繁忙的当下,如何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山东高速积极响应这一需求,成功打造了“济青中线高速公路零碳智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其成果不仅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更为公众出行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据介绍,该项目不仅绿色零碳,还更加智能,形成了智慧云收费系统,通过精准计费、集中化管理和平台化运营监测,使整体通行效率提升了30%以上。目前,该技术已在济潍、济菏、临临等高速公路上成功应用,开通的37个智慧云收费站,极大地提升了收费站通行能力、出行体验、交易效率、运管水平和安全性能,有效降低运营单位的建运成本。
一条条蜿蜒的高速公路如同巨龙般穿越山川湖海,它们不仅是交通的动脉,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确保这些公路基础设施的健康安全,山东高速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此,成功开发并应用公路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这一创举不仅实现了对济潍高速等重点项目的边坡、路段、桥梁、隧道等实时监测和险情自动预警,更在公路安全监测领域树立了新标杆。
平台融合了北斗定位、测量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能够精准感知各结构物的关键指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栅阵列分布式传感技术的应用,打造了路、桥、隧及匝道分流等多种试验场景,并诞生了全国首条光栅阵列传感监测智慧隧道。这不仅是对传统监测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公路安全监测体系的全面升级。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底座,该平台融入了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具备了监测成果3D展示、数据智能分析、精度主动预警、风险科学评估等强大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使得监测预警更加直观、高效和准确,为公路基础设施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该监测平台已在济潍、济菏、南绕城、董梁等多个高速项目中推广应用,成功接入了30余类、3000余个自动化传感器数据。这不仅为济潍、济菏两个项目的基础设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为整个公路行业的安全监测领域树立了新典范。
蟠龙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成功安装运行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实时掌握隧道运营状况,还可定期通过三维扫描监测隧道结构病害,精准掌握病害发展状况,全方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隧道结构安全状态全天候自动化感知,为隧道风险防控、管养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同时可大幅度节约人员成本投入,提升养护检查效率和频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多点发力持续创新驱动
记者从山东高速获悉,他们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夯实创新工作基础,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9个,包括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7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87家,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5项、省科学技术奖励42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其他奖励2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13项、地方标准66项、团体标准130项;取得授权专利4300余件。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开展创新成果转化攻坚。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积极组织汇聚核心技术成果,推动成果转化创效。《城区超大跨径小净距隧道群建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0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超长服役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评估、协调及整体提升关键技术》(中国公路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特等奖)、《长距离高速公路智能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公路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特等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下伏灾害源智能探查与精准预控技术及示范应用》(2023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设施标准制定和工法输出、解决重大施工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了4家成果转化公司:依托“固废协同治理技术”培育了“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开展路用赤泥基胶凝材料的生产销售;依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培育了“百廿慧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灾害处理注浆技术”培育了“岩土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边坡防护植物纤维毯技术”培育了“植生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这4家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
重视人才引进培养,打造优质创新生态。成立了山东高速科协,促进科技交流,提高员工科学素质、举荐创新人才,营造全员创新、全面创新氛围。重视对创新团队的奖励,在集团公司董事长特别奖中设置科技创新专项,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团体给予奖励,最高给予300万元;组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励,每年评选15项成果进行奖励,给予每项获奖成果10万元奖励,奖励落实到人。在智慧交通、新材料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培养多支研发团队,推动科技人才在集团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速公路风险控制奔向智慧化
另外,山东高速针对山东在建及在役公路,明确排查范围,重点排查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路基沉陷、水毁及桥隧构造物等风险点,形成重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根据隐患分级标准对排查的隐患准确分级,并建立各类隐患点的处置、巡查及监测要求与具体的实施方案。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北斗高精度重大新基建智慧监测系统与综合交通及生态特色应用》,构建一套空天地立体化协同地表形变监测及灾害感知技术体系,实现广域地表沉降、滑坡等灾害及预警数据的精准获取系统;同时开发黄河流域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稳定性监测云服务平台,为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态势感知、预警和决策提供开放化、标准化、智慧化服务。
编制高速公路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及处治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公路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合理分级分类,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隐患点处治方案,推动隐患排查及处治工作的系统化、标准化。
建立公路重大灾害风险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形成排查、分类梳理、整治、监测观测、处置复核验证五阶段,明确各阶段主要工作及目的,压实各基层养护管理单位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山东高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引领着交通行业的新变革。从济青中线高速公路的零碳智慧关键技术,到公路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再到高速公路养护的智慧升级,每一步都彰显了山东高速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公众出行的深切关怀。科技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更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山东高速公路以科技为引领、以智慧为方向,必将书写交通行业的崭新篇章。
2020年12月26日,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73公里,重回全国第一方阵。2025年,山东在建及通车高速公路将突破10000公里大关,在第一方阵中强势突围,再塑“山东的路”新辉煌。建设者正充分发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持续奋斗、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