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进一步提升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构建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

2024-10-17 06:47:4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田艳敏

  本报10月16日讯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疾病防控事业发展,为群众筑牢健康防线情况。记者获悉,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接种单位布局和建设,确保农村地区预防接种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10公里,构建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进一步提升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全国最低

  近年来,全省疾控系统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推动全省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比如,坚持综合防治,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累计创建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2个、慢病防控示范区29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30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广泛开展“专家进校园”等六大干预活动,在136个县(市、区)近1200所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干预,覆盖人群34.7万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规范开展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全省饮用水水质监测点达4600余个。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全省1-7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

  我省重大传染病始终保持低流行水平。针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传统重大传染病,实施一病一策,将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纳入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提高报销比例和治疗依从性,全力巩固防控成果;针对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推动源头治理,切断传播媒介,减少人群发病可能;针对麻风、疟疾、地方病等,强化早期发现,规范实施治疗。我省重大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人群感染率全国最低;结核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5%以上,发病率稳步下降;1-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低到0.03%,新发感染大幅下降;较早实现基本消灭麻风以及消除疟疾、地方病的控制目标。

  开展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综合监测

  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我省监测渠道不断拓展。部署了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10个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了病原微生物、临床症候群、社会感知、全球疫情、专业媒体等监测网络,开展了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综合监测,为及时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和病原谱构成、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支撑。

  我省正推进一体化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完成省级平台与全省16市市级平台对接,累计接入医疗机构2600余家、养老机构2400余家、儿童福利院16家、学校3.3万余所。通过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部署前置软件,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方式从传统的“被动报告”转向“主动感知”,及时发现疫情的异常变化和发展趋势,实现动态感知的主动监测与预警上报。下一步,将着力聚焦“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预警”和“智慧化” 3个核心关键词,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已建成1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有正式队员60名,具备开展远程运输、野外生存等能力,多次参加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和支援任务。16市和136个县(市、区)也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组建了市、县传染病应急小分队,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正积极筹划组建中。

山东进一步提升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构建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

  进一步优化接种单位布局和建设

  在全省预防接种方面,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我省已消灭了天花,消除了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30年来减少儿童慢性乙肝感染者约170万,麻疹、流脑、乙脑发病率下降到十万分之一以下的历史较低水平,疾病负担和疾病威胁得到极大缓解。

  根据近期印发的《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管理标准(2024年版)》,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接种单位布局和建设,确保农村地区预防接种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10公里,构建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同时加快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推广应用,在目前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日照5市已经全面上线电子预防接种证的基础上,力争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上线运行。完善接种信息查询、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掌上办、随时办”服务,群众可通过爱山东APP或微信小程序,直接在线进行接种信息查询和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

  值得注意的是,预防接种不是儿童的专利,成年人也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疾病保护。我省将在保持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率的同时,全面实施成人预防接种处方试点,引导符合条件的人群积极接种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疫苗,发挥疫苗全生命周期护航作用。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