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计“下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情况。截至10月底,审计查出的问题,已完成整改975个,立行立改问题整改率99.3%。整改金额共计143.15亿元,其中追缴资金21.09亿元、统筹盘活4.63亿元、加快拨付使用48.45亿元,追责问责316人。
省审计厅对5市14县开展现场督查
相较往年,今年审计整改工作在基础性、协同性、整体性上有了新进展,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格局进一步巩固。省审计厅对5市14县开展现场督查,向13市34县、69个省直部门单位发送督办函,对12户省属企业开展整改专项检查,向全省印发典型共性问题负面清单,推动自查自纠、即知即改。
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管理、惠民政策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比如,针对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缺乏约束措施的问题,省财政厅制定《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细化申报、核定、上缴、监督等事项,确保收益及时足额上缴。重大政策和重点民生资金方面,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全省教育收费专项整治,严查乱收费行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督促市县补发就业补助资金等381.73万元。
从整改情况看,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主要涉及项目推进、生态环境等领域。究其原因,有的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需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提高财政收入水平等稳步推进;有的属于跨部门跨领域整改,需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逐步解决;有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情况较为复杂,需稳妥有序处理。对这些问题,省审计厅加强全口径、全周期管理,盯紧盯实、对账销号,适时组织“回头看”,不断巩固整改成效,强化源头治理。下一步,将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我省审计机关加强对财政、国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情况的审计监督,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一年来,高度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着力揭示统筹财政资源、执行财经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提高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立行立改,督促相关单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2265.37万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就做好2025年省级预算编制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财政拨款1000万元以上的新增或到期延续项目,按规定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一律不予支持。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一年来,审计机关持续聚焦交通、城镇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领域政府投资项目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严格项目程序、资金安全。比如,审计重点关注了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情况,针对部分项目未达投资预期问题,督促3个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3.52亿元,1个项目优化设计缩减投资10.42亿元。针对项目违规招投标问题,全省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相关市县对4家企业给予处理处罚,对14名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处分。审计重点关注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公共投资项目建设情况,针对建设用地闲置低效问题,推动起步区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利用770.73公顷;严格工程结算管理,调减6个项目2.56亿元;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引,加强规划论证和施工过程管理,避免损失浪费。
收回违规发放补贴、超进度支付工程款等289.99万元
财政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主责主业。今年以来,审计机关力促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把钱用在刀刃上、关键处。其中,组织对数字山东、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开展了审计,针对反映和揭示的事前论证不充分、分配不精准不及时等问题,推动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合理分配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市县加强项目申报工作,提高项目申报入库率,截至目前,已将1.34亿元分配至36个项目。针对资金使用不合规、绩效评价质量不高问题,推动省水利厅改进绩效评价方式,强化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场复核;省大数据局压缩审批时限,对199个政务信息化系统项目全部出具审核意见书。
审计中,着力关注各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情况。针对一些单位会议费、培训费等未得到有效控制,支出不严格,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办法,严格内部控制审批流程,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预付款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收回违规发放补贴、超进度支付工程款等289.99万元,清理往来款项1.12亿元。
此外,还强化财政资金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力度,着力打通影响资金发挥效用的“中梗阻”,省财政厅将碳汇保险开展情况纳入补贴资金分配因素,鼓励市县加快发展碳汇保险;督促市县加快推进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拨付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奖励等资金1100万元,让宝贵财政资金用在改革紧要处、发展急需上。针对资金未及时拨付问题,省财政厅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下发专项通知,督促市县拨付资金4.52亿元,有力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推动8县18所民办学校减免学生学费2284.82万元
在补齐民生短板、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上,审计机关持续加大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维护群众利益、兜牢民生底线。比如,开展全省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审计,针对民办学校招生办学、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学校布局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推动18县根据城乡适龄人口变化趋势,调整完善城镇教育设施规划,协调周边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推动8县18所民办学校减免学生学费2284.82万元,4县追回违规使用专项资金632万元,4县招标确定大宗食材供货企业,62所学校在中标供货商中自主选择、定点采购。开展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政策落实审计,针对职业教育体系、资金投入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督促8市相关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机制,3所学校闲置的专项资金已全部支出。
比如,开展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涉及资金管理使用、就业促进机制、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针对职业技能提升未实现任务目标问题,4市1县统筹资金,促进资金安排与培训任务匹配。1市47县拨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006.87万元。针对向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发放资金问题,督促追回违规发放的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等397.22万元。
再比如,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和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涉及45家公立医院。针对药品、医用耗材设备采购不规范问题,审计由点及面,推动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全省公立医院捆绑销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违规行为清理工作,并联合省医保局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上线集中采购药品全流程管理系统。针对医院薪酬和收费管理不严问题,在审计推动下,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医保局在全省医疗机构组织开展价格收费行为专项整治行动,13家医院取消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与检查、药品收入挂钩。针对医保基金结算方面的问题,推动40家医院加强医保支付审核把关,退回多支付的医保基金1678.48万元。
将聚焦老百姓关心问题开展专项督办、现场督查、“回头看”
审计是常态化经济监督。全省审计机关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审计领域重大工作的系统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加快推进审计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开展深度监督,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持续深化内部审计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推进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联动、优势互补。
同时,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审计监督,密切关注“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关注改革推进的难点、要素保障的堵点、转型发展的痛点,推动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围绕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加强审计监督,深化财政、国有企业和金融等重点领域审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审计监督,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审计监督,扎实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揭露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此外,还将一体推进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和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坚持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持续打出整改“组合拳”,推动形成整改合力。紧盯有令不行、屡审屡犯以及侵害群众利益、造成损失浪费的突出问题,强化刚性约束,特别是聚焦“看病贵”、公益性岗位补贴不到位、惠农资金发放不严格等老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开展专项督办、现场督查、“回头看”,推动问题真整改、改到位,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