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了解山东全民阅读情况,2025年4月上旬,山东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内对18岁及以上居民开展全民阅读情况调查。
据了解,本次调查共完成调查样本640个,其中城镇512个,农村128个。结果显示,山东全民阅读氛围浓厚,阅读方式数字化、需求多元化趋势显著,但仍存在时间制约、设施利用不足、活动参与率低、新媒体冲击等问题,需引起重视。40%受访者主要读电子书
超四成受访者有阅读习惯,深度阅读有待加强。调查显示,41.6%的受访者有阅读习惯,其中每天阅读的占19.8%,经常阅读的占21.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有阅读习惯的占比43.2%,高于农村居民8.0个百分点。分文化程度看,学历的提升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最高,为47.0%,其后为大学专科(41.9%)、高中(中专/职高/技校)(38.2%)、初中及以下(32.4%)。从阅读时长来看,平均每周阅读时长在5个小时以内的占67.3%,5个小时以上的占32.7%。
数字化阅读渐成主导,线上渠道优势凸显。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崛起,40.0%的受访者以电子书作为主要阅读方式,纸质书占比不到两成。从获取书籍的主要途径看,线上阅读平台占比最高,为65.9%,已成为各年龄段主要获取方式。其后依次为自己购买(53.6%),学校单位提供(19.5%),图书馆借阅(16.1%),亲朋好友借阅(8.1%)。
文学小说最受读者欢迎
阅读类型偏好分明,年龄性别差异显著。总体来看,文学小说最受读者欢迎,占比43.3%,其次为新闻资讯(32.0%)、社科人文(26.7%)。不同年龄段阅读类型各有特色,18岁—30岁、31岁—45岁偏好文学小说,分别占比61.1%与39.2%,46岁—60岁为新闻资讯(44.4%),60岁以上为生活健康(56.7%)。分性别看,男性更关注新闻资讯类内容,占比39.5%,女性更关注文学小说类,占比48.6%。
阅读目的多元化呈现,城乡年龄各具特点。调查显示,42.2%的受访者阅读主要目的是休闲放松,占比最高,其后为学习知识(39.5%)、兴趣爱好(33.8%)、教育 子 女(33.1%)、提 升 技 能(31.3%)、工作需要(24.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阅读主要目的为休闲放松,占比43.4%,农村居民为教育子女,占比38.3%。从不同年龄层看,18岁—30岁、60岁以上阅读主要目的是休闲放松,分别占比53.7%与50.0%,31-45岁为教育子女,占比49.2%,46岁—60岁为兴趣爱好,占比45.2%。
公共阅读设施的使用率为61.1%
时间因素制约阅读推广。调查显示,64.8%的受访者认为阻碍阅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占比远高于其他方面。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上老年群体阅读受到多种因素阻碍,依次为没有阅读场所23.3%、没有时间16.7% 、经济成本高13.3% 、获 取 书 籍 不 方 便10.0%、缺乏兴趣6.7%。
公共阅读设施利用不足。调查显示,公共阅读设施的使用率为 61.1% ,其 中 经 常 使 用 仅6.4%,偶尔使用54.7%,还有38.9%受访者从未使用过。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公共阅读设施使用率为64.3%,高于农村地区15.9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大,使用率越低。18岁—30岁、31岁—45岁、46岁—60岁、60岁以上的使用率分别为71.4% 、61.7% 、48.4% 、46.7%。从未使用的原因来看,距离远、更喜欢私人阅读空间、没有公共阅读设施排名前三,分别占比32.5%、29.7%、19.7%。
91.2%受访者存在“碎片化阅读”现象
全民阅读活动参与率不足五成。调查显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参与率仅为42.5%。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参与率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43.9%、36.7%。从没有参加的原因来看,44.8%的受访者不知道活动信息,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时间冲突(36.4%)、缺乏兴趣(16.3%)、没举办过类似活动(14.1%)、活动形式单一(3.8%)。
新媒体冲击加剧阅读碎片化。调查显示,45.1%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社交媒体等会对阅读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严重挤占阅读时间”占9.2%,“有一定干扰”占35.9%,仅11.3%认为能促进阅读兴趣。受此影响,91.2%的受访者存在“碎片化阅读”现象,仅8.8%仍以长时段深度阅读为主。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记住这五点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记住这五点。
给阅读“配对钥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挑选书籍。低龄儿童可以选择色彩鲜艳、图画丰富、文字简单的绘本,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可以引入桥梁书,帮助孩子从阅读绘本过渡到阅读文字书。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科幻、历史、文学等题材任其选择,精准开启孩子阅读的大门。
打造阅读“魔法角落”。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立专门的阅读角,将孩子喜欢的书陈列其中,摆放舒适的桌椅,让阅读角成为孩子的小天地。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多在孩子面前阅读。家庭的阅读氛围会像一双无形的魔法之手,吸引孩子主动拿起书本。
给阅读定个小目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将阅读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每周设定一个阅读主题,如童话周、科普周等。同时,制定奖励机制。有了明确的计划和奖励机制,孩子就像有了前进的灯塔,更有动力坚持阅读。
开启阅读“趣味互动”。阅读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互动,能够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家长可以在阅读中提问,如“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鼓励孩子预测情节发展。读完后,可以和孩子讨论书中人物、情节,分享彼此的感受。这种互动让阅读不再枯燥,变成亲子间充满趣味的交流,能够显著提升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家长要成为阅读的“超级榜样”。孩子善于模仿,家长热爱阅读,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家长可以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讲述阅读中的收获和乐趣。例如,爸爸分享历史书籍中的有趣故事,妈妈分享读完一本小说的感悟。在家长这个“超级榜样”的带动下,孩子会将阅读视为生活中重要且有趣的事情,逐渐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家长需要用耐心和智慧,持之以恒地引导孩子,让阅读成为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据学生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