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骨灰可制成生命晶石随身带 网友:把亲人封印在宝石里好吗

2017-03-10 19:15:37

来源: 新文阁

责任编辑:贺燕

亲人骨灰可制成生命晶石随身带 网友:把亲人封印在宝石里好吗

  如果将亲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随身携带,你会尝试吗?在欧美国家,不少家庭会将晶莹透明的生命晶石带在身边,或加工成饰品随身携带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这项服务最早源于美国,后传入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与香港等地。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殡葬协会了解到,该协会推广全新的骨灰处理方式——生命晶石,并通过媒体等平台,向社会推广,征集5名免费体验者(暂限定为杭州户籍的已故者)。那么,生命晶石是如何实现让亲人随身携带的呢?记者专门作了采访。

  在欧美国家,不少家庭会将晶莹透明的生命晶石带在身边,或加工成饰品随身携带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这项服务最早源于美国,后传入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与香港等地。

  什么是生命晶石?

  骨灰高温熔融后晶石化

  可根据逝者亲属要求定制形状

  那么,这种生命晶石是怎么样的呢?

  浙江省殡葬业协会工作人员陈女士告诉记者,生命晶石是骨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生命晶石在超高温下,骨灰熔融高压致密后,冷却凝结形成的晶石状圆珠。生命晶石源于骨灰但异于骨灰,虽然两者所含化学元素相同,但物质结构不同,陈女士解释,“与骨灰相比,生命晶石的容积只有原来的10%-15%,制作生命晶石的时间只需一个小时。”

  “灰白色的骨灰经晶石化后,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颜色迥异,有的晶莹透明,犹如琥珀,有的多色交杂,犹如雨花石,有的则与普通石头相仿,很具美感。”陈女士表示。

  其实,生命晶石在中国已经开始推广,省殡葬业协会陈女士告诉记者,就在去年,上海一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已为全国21个地区200余户家庭提供服务,服务人群七成以上为老年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清明节,这家生命晶石工作室的第一位顾客小孙将逝去的父亲带回了家,他带回的不是骨灰盒,而是129颗生命晶石。

  “骨灰就是我们寄托先人的一个载体,只不过生命晶石是用另外一种形式展现给你,可以实打实地看见他。”小孙表示,他把父亲的晶石带回家,可以随时随地祭拜。

  据了解,去年上海的生命晶石工作室在挂牌首日就有4个家庭前来预约,之后,又有来自北京的家庭前来预订,可见市民对此接受度不低。省殡葬业协会陈女士表示,生命晶石项目若推广下去,达到一定规模,自然能同其他节地生态葬一样进行分流,不仅节省了购买墓地的费用,也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百姓声音

  是否能接受将骨灰做成饰品?

  反对者目前占大多数

  就在昨天下午,杭州知名论坛对“你能接受家人的骨灰做成饰品吗?”进行投票调查,讨论十分踊跃,短短2个多小时,就有近4000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52%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24%的网友表示“可以接受”,另有22%的则认为“还需观望”。

  杭州市民李小姐:愿意把亲人带在身边,特别是母亲。

  网友小毛说:如果工艺可以再精良一些,把生命晶石作为饰品也是挺不错的选择。

  理性派网友代表“兔小白”表示:其实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多失独家庭父母肯定放不下心中执念,与其每年去看冰冷的墓碑,不如这样做成一件美丽的饰品,让这份美好继续下去。

  不过,很多网友表示将骨灰带在身边瘆得慌。

  网友“傻鱼儿”表示:感觉把骨灰还是入土为安的好。

  网友“喵喵咪”则提出疑问:把亲人封印在宝石里好吗?或许他们喜欢自由呢!

  专家说法

  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过程

  只是为了让百姓多一种选择

  再过一个月,又要到清明节了。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教授杨建华认为,祭奠先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是一种习俗的绵延,“这里面除了有对先人的缅怀,还有更多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浙江能多一种让人们纪念亲人的方式是非常好的。”

  杨建华说,他也听说了有人不能接受这种将骨灰带在身边的方式。“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过程,也并不需要每一个市民去接受,政府推广这一服务,只是为老百姓多了一个尊重生命的方式而已。最后到底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安顿亲人身后事,还是老百姓自己说了算。”

原标题:亲人骨灰可随身携带 网友:还是入土为安的好

值班主任:贺燕

    新闻精选

老旧小区推行物业管理 需要跨过意识、政策、资金三道坎

舜网-济南日报

2017-03-10

重汽集团与济南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赢

舜网-济南日报

2017-03-10

菏泽一饭店突然起火 消防员徒手拖出着火煤气罐

山东广播电视台

2017-03-10

山东威海:女大学生卖皮具护养油 半天为300多人擦鞋

舜网

2017-03-10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

2017-03-05

习近平: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新华社

2017-03-05

高校老师龙袍上课晋升新网红 揭秘“龙袍加身”背后的故事

中青网

2017-03-09

教授纠正还珠歌词 原因竟是琼瑶先生小时候背诗背错了

北晚新视觉

2017-03-09

王思聪夜场劲嗨成这样 网友无情吐槽:像老年disco一样

北晚新视觉

2017-03-09

教授纠正还珠歌词 看看你知道还珠歌词究竟错哪里了吗

北晚新视觉

2017-03-09

成功减肥后如何防止反弹?不吃油减肥法反弹率高达90%

养生网

2017-03-10

春困怎么办?3种食疗来5种按摩让你精神百倍不再犯困

养生网

2017-03-10

浙江大学学霸姐妹花爆红网络 双胞姐妹颜美腿长气质出众

中新网

2017-03-10

亲人骨灰可随身携带 网友争议不断:留个念想还是瘆得慌?

中国经济网

2017-03-10

下一篇

女子工资全交男友:闺蜜称已分手 相信她会过得更快乐

3月8日,网曝一女子月收入8000元每月只有600元的生活费,想购买一只2500元宠物猫还得男朋友批准,其原因是每个月工资都上交给男朋友,男友说存钱买房,每月只给她600元生活费,目前女生有18万存款都在男友那里,也不敢提分手

返回舜网首页 返回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