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拼出一场平局 新华社(资料照片)
编者按:
20年前的夏天,米卢蒂诺维奇带领中国男足站到了韩日世界杯决赛圈的赛场上。20年间,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由甲A升级为中超,世界名帅与大牌球星走马灯般出现在中国球迷的视野中,可曾经的辉煌终究如昙花一现的瞬间成为不可触碰的回忆。2022年,国足在蛰伏中前行,连败于日本、越南让这支刚刚经历过换帅阵痛的球队还未苏醒便置身于重压之下,没有喘息之机、也不允许自顾自怜,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伤痕累累的他们仍要继续战斗。
阿联酋注定成为国足2022年征程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注脚,在国足与沙特队的比赛前,拼尽全力的U23国足刚刚在迪拜杯中0:1不敌东道主,近3年来的首秀未能带来惊喜。如今,“姗姗来迟”的老大哥在沙迦终于避免了相似的剧情,凭借朱辰杰的点球破门,国足1:1战平沙特,虽然连败颓势终止,可这支球队的复苏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患难见真情,在国足目前的处境下,很难将此前连战连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球队的教练组与成员,毕竟与在“骂战”中乐此不疲的争吵者相比,他们仍在用身体与意志搏杀。那么,在未来依旧迷茫之时,国足的崛起之路还能靠谁呢?
“失信”的“巴西族”
归化战略是本届足协为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所进行的一次豪赌。从2019年初侯永永成为中国足坛历史上第一位归化球员开始,越来越多的“洋面孔”出现在国家队的阵容之中,其中艾克森领衔的“巴西族”更是一度被视为国足的救世主。
然而,现在再翻看国足的比赛名单之时,那些曾经既熟悉又拗口的名字却统一消失了。舟车劳顿、难以接受教练组的体能考核是他们拒绝征召的理由。在巴西享受了漫长假期之后,他们没有对教练组掩饰状态不佳的事实,这既体现了他们的诚实,或许也宣示着国足与“巴西族”的短暂蜜月结束了。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巴西族”们曾经做出的庄重承诺,从40强赛到12强赛,艾克森、阿兰、洛国富在比赛与集训期间展示出了职业态度。12强赛上半阶段,出任替补的阿兰、洛国富一度成为国足的奇兵,他们用表现回应了李铁宣称的“体能、状态达不到出场标准”的论断,也因此成为国内足坛2021年第一轮“论战”的主角。
但是,当国足的世预赛之旅即将结束之时,“巴西族”们开始显露出与此前截然相反的面孔。随着一次次航班奔赴巴西,他们或许已经厌倦了无望的坚守。于是,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有观点认为,他们此前敬业的表现以及回到巴西后保持训练的消息都是经纪人为维护球员形象所进行的“舆论干预”,无论这一判断是否准确,当他们以中国球员的身份与巴甲球队越走越近时,回归已经成为伪命题。
一切的抉择都是利益使然,这群无法在巴西国家队立足的球员因为偶然的时间窗口与中国足球结缘,并因此收获了甚至比欧洲一流球员更高的薪资,改变国籍对其而言只是职场的基本操作。现在,中超难以给出等价的支票,他们也不会纠结于昨日的承诺,毕竟已经到账的钞票不会自己飞走,拯救中国足球不是他们的使命,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才是。
其实,即便这群归化球员们有过惊艳的发挥,但他们给国足带来的帮助依然屈指可数。本届12强赛,在国足斩获的8粒进球中,仅有洛国富代表“巴西族”打入唯一进球,面对日本、澳大利亚等强敌,曾经叱咤中超赛场的“顶级外援”也未显示出高人一等的水平。当然,愿意出战的球员已经值得肯定,相比之下,以各种理由实现“零出场”的费南多、直到2023年才具备出场资格的高拉特则更为尴尬。
如今,国足的归化策略已经调整。戴伟浚的入籍标志着未来的球员引进将更多以血缘为纽带,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球队的凝聚力。国足的崛起,指望“巴西族”并不现实,即便他们可以神奇回归,但未来四年,除了年龄的增长,他们恐怕已经没有可以提高之处。
老兵少将一样迷茫
新老交替是李霄鹏任期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即便国足的年龄结构无法完全重塑,但至少要保证球队具备可供改造的潜力,这一基本要求目前看来也相当严苛。
国足老龄化是近两届教练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能力出色的年轻本土球员极度稀缺,即便具备一定潜力也缺乏足够的比赛经验。另一方面,迫于成绩的压力,教练组也更倾向于信赖老将,毕竟,对于本就“心理脆弱”的国足而言,老将的使用成本更低。
事实证明这样的标准并不奏效,“中越之战”中,国足首发阵容平均年龄29岁,远超平均年龄25.1岁的越南队,但“李家军”仍被以曾夺得U23亚洲杯亚军的球员为班底的越南队打得“体无完肤”。
那么,就此全面起用年轻球员?也不现实,本期国足征召了多名新人,但只有22岁的戴伟浚、23岁的高天意、24岁的童磊在25岁以下,在中超赛场,除了一鸣惊人的戴伟浚外,鲜有年轻球员的表现优于吴曦等老将,国家队不是新人的“试验田”,秉持循序渐进的使用方法,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
从这个角度看,24日凌晨结束的U23国足与阿联酋队的比赛更加令人悲观,全场比赛,虽然球员们拼尽全力,但始终难掩巨大的差距。韩佳奇、吴少聪、蒋圣龙等首发球员已是年轻球员中的佼佼者,在高强度的对抗之下,他们仍然有不少细节需要提升。
本年度,国字号球队最重要的任务是本土举办的杭州亚运会,这或将成为国足全面年轻化的起点。下一个四年的备战周期虽然漫长,但也无法使技术已经定型的球员在能力上有质的提高。
国足的选材根本在于联赛,著名足球统计机构“CIES FOOTBALL”发布的一份针对欧洲五大联赛与10个非欧洲联赛的球员统计数据显示,在25个联赛中,平均年龄28.65岁的中超联赛是年龄最大的,其中,中超21岁以下球员的出场时间占比仅为3.5%,日本J联赛为4.7%,韩国K联赛则为5.6%。另外,中超是25个联赛中唯一一个30岁以上球员出场时间占比超过40%的联赛。
国足的改变应从联赛开始,从这个角度看,中超连续两个赛季的波动是时候写下“休止符”了。
应当自省的管理者
“中沙之战”前,围绕中国足球的“冯巩大战”仍未止息,此战之后,相信争议将进一步蔓延。
这个世界杯周期内,中国足坛在谩骂与争议中不断探讨路线问题,但除了暴增的流量,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对此,最应该反思的还是管理者。
国家队层面上,虽然年轻一代的教练已经上位,但与他们面临的压力相比,相应的支持仍显乏力。风雨飘摇之时,土帅更易成为牺牲品,既然选择了他们,就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同时在团队建设上补齐短板。稳定的团队,也能使球员的信心更加坚定。
联赛的困局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据报道,足协目前仍然坚持新赛季中超4月23日开赛的计划。在金元足球破灭之后的当下,中超的重启不仅需要安全、稳定,也需要秩序上的重塑,球队欠薪如何解决?中足联何时摘掉“筹备组”的帽子?阴阳合同是否已经完全杜绝?这些影响中国足球肌体的问题需要管理者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