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出行备受关注。谁将是绿色出行第一股?共享经济的代表者—哈啰出行、嘀嗒出行等平台型企业展开了争夺,他们纷纷递交招股书,资本的力量正推动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
自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以来,各行业都在加快落实。而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出行因此更受社会关注。近期,哈啰出行、嘀嗒出行相继提交上市招股书,而其他一些平台企业也传言近期争取上市,颇受关注的绿色出行第一股到底花落谁家?“吃瓜群众”拭目以待。
●多家出行平台酝酿上市●
随着共享经济热潮到来,相关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纷纷酝酿上市,以获得更好发展机会。4月24日,哈啰出行正式提交了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瑞信、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企查查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时间里,哈啰出行已累计完成了13轮融资,目前融资金额超过25亿美元,蚂蚁集团多次参与融资,此外还包括GGV纪源资本、深创投、威马汽车、复星集团、春华资本等投资方。
根据招股书,哈啰出行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磊目前持有10.4%的股份;蚂蚁集团为哈啰出行第一大股东,持股36.3%;GGV纪源资本曾三次参与融资,持股6.1%;A股上市公司永安行在2017年通过合并持有哈啰出行7%的股份。
相关数据显示,哈啰出行2020年总交易数52亿次,总交易金额(GTV)130亿元人民币,年度交易用户为1.83亿,是中国交易量第三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以2020年的乘车总数衡量,哈啰出行为共享单车最大提供商,按照2020年的总交易额计算,哈啰顺风车是中国第二大顺风车交易平台。
招股书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实现营收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毛利为7.2亿元,同比增长70.8%;毛利率为11.8%,相比2019年8.7%的毛利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
此前的4月13日,嘀嗒出行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赴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主要提供顺风车和出租车网约化服务,2020年收入为7.91亿元,顺风车收入7.06亿元,出租车网约服务收入3887万元,顺风车占公司收入比重为89.25%,接近九成。
与此同时,多家出行平台一直在酝酿上市,其中部分平台传言近期将提交招股书。种种迹象表明,“绿色出行第一股”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顺风车赢利空间广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国内顺风车市场的交易额预计将从2019年140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11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2020年,嘀嗒出行是国内交易额最大的顺风车平台,交易额为81亿元;哈啰出行是第二大顺风车平台,交易额为69.7亿元。虽然在交易额方面哈啰出行暂时落后,但近两年增长势头明显。预计哈啰出行有可能在2021年超越嘀嗒出行,成为顺风车行业最大规模平台。
相比其他网约车服务,顺风车业务是出行业最有赢利前景的项目,也是各出行平台非常看重的板块。比较各出行平台,嘀嗒出行之所以能成为共享出行领域实现盈利的企业,且取得很高的毛利率,主要是其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嘀嗒出行在2019年实现赢利,净利润3.16亿元,2020年净利润3.43亿元。
嘀嗒出行主要定位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发展顺风车和网约出租车这两大业务,都使其具备了以小资产撬动大增长的天然优势。无论是顺风车还是网约出租车业务,嘀嗒出行并不自投车辆,只是助力车主(司机)和乘客完成交易,从中赚取服务费用。没有巨大的资产投入,嘀嗒出行经营起来更具灵活性。
顺风车业务对其他平台来说,也都是赢利前景很好的项目。哈啰顺风车服务2020年营收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1.2%,毛利为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7%。
业内人士认为,顺风车被业内誉为“真正的共享经济”,受消费者欢迎,属于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出行业态。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私家车都可以成为顺风车的供给方,运力保障方面优势明显。同时,由于其定位互助共享,运价相对比较低廉,司机补贴一点油钱,乘客获得性价比更高的出行服务,形成多赢的市场局面。对各家出行平台甚至互联网企业来说,只需要提供信息服务就能收取毛利率很高的服务费,顺风车行业必然成为他们争相发展的项目,有望带来新的赢利增长点。
●差异化发展是持续之道●
绿色出行第一股的桂冠之争,哪家出行平台更有优势?从业务构成来看,嘀嗒的业务构成较窄,只有顺风车和网约出租车业务,市场体量远不如哈啰等多业态组合的企业。
尽管各家出行平台企业竞争激烈,却明显有走差异化发展的迹象,这对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是福音。比如,哈啰出行近期推出的二轮电动车业务,借助了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流量优势,成功切入电动车线下市场,成为出行平台有亮点的新业态,一旦发展起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嘀嗒出行则专注于网约出租车的线下服务,助力传统出租车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戴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