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比想象中爱读书

2022-04-13 13:49:1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李雪萌

责任编辑:李欢

 中国人比想象中爱读书 

感动众人的方舱医院“读书哥”

  □本报记者李雪萌

  ??中国人到底爱不爱读书,似乎是薛定谔的结论,不同的调查里结果可能截然相反。

  ??虽然在人们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那样“全民爱读书”的黄金年代已经逝去久远,但近十年来,国人的综合阅读率一直在上升。

  ??数字化阅读/听读固然也是跟书籍亲近的便捷方式,纸质书依然

  不可替代;当然,要是能便宜一些就更好了!

  中国人不爱读书……吗?

  再过几天,第27个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相信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含书量”会是个小高峰。

  恐怕这两年大家没少看到过这样的消息:“不读书的中国人,人均年读书量不及日本九分之一”“以色列人每年读书64本,是中国的十几倍”……

  读书似乎远远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人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今年4月23日,对大部分社会人而言,可能又是一个平凡的周六,累了一周,只想刷短视频、看剧、打游戏,还要督促神兽上网课,更得竖着耳朵听着微信工作群的滴滴声。

  与之相应的,则是很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照片:美国/德国/英国地铁上,大家人手一本书在默默阅读;上海/北京/深圳地铁里,每个人都在看手机。日本/韩国的机场、公园里,小学生们都捧着书本安安静静;中国各处的学生们,每个人都在看手机。意大利/法国的街头咖啡店,很多人的咖啡伴侣是一本书;中国的各种小资场所,每个人都在看手机……

  不少人对一张照片印象深刻: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一座名为“荷兰屋”的图书馆已被炸成废墟,三名绅士站在一片狼藉的瓦砾里静静地读书。

  还有其他照片也呈现了类似的场景:被战火摧毁的书店,一名少年或者老人沉浸在自己的读书世界里。

  相信转发这些照片的人,多少都透露出一丝信息:读书是一种民族传统与精神信仰,我们需要向他们致敬并学习。

  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中国人真的不爱读书吗?

  英语搜索网站给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Which country reads the most books?(哪个国家读书最多?)”,结果显示排在第一的是印度,平均每周阅读10小时42分钟;其次是泰国,平均每周时间为9小时24分钟;而咱们中国,则以平均每周8小时阅读时间排名第三。

  能进入前三名,这个成绩单无论如何也不算差了!在欧美人心目中,大概神秘而遥远的东方,才是真正掌握了读书真谛的人群。

  看来大家相互间都有误解,中国人或许的确并没有那么爱读书,但也并没有那么不爱。

  去年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1.3%,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均比前一年有所增长。

  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0.04分钟,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同样是增长态势。其中,人均阅读时间已经超过美国的16分钟。

  德国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36%的受访网民几乎每天都会读书,这个比重是受访国家中最高的,领先于西班牙和英国;七成的中国受访者每周都会翻开书本,这一比例也名列受访国家第一,领先第二名俄罗斯10多个百分点。

  在不少人的记忆里,改开伊始的上世纪80年代初是国人喜爱读书学习的高峰,那时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作家们的地位很高,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更多是文学诗歌,似乎那是一个逝去的黄金时代。

  但实际上,十年前,中国成年人的综合阅读率才刚过七成,有一半的人不会读纸质书。总体上看,这些年来读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而且,为什么欧美地铁里都没人看手机?据说主要是因为他们地铁里没有信号。

  换一种方式与书亲近

  读书的人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只是其中有很多换了一种方式,毕竟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同样是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给出的数据,2020年有76.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主力依然是中青年群体,但越来越多50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加入到数字化阅读大军。

  除了更便携的电子阅读器,“用耳朵阅读”的听书也强势进入到人们的阅读世界。

  2019年是有声书的崛起之年。随后,各种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智能音箱、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纷纷亮相,为大家的“听书”提供了多种选择。

  《2019年喜马拉雅有声书收听报告》显示,高频有声书用户平均一年听书数量超过20本。

  听书为读者拓展了阅读场景,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做家务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小时候守着收音机听长篇评书的感觉又回来了。

  疫情初起期间,一张照片被网友们转发:武汉方舱医院里,简陋的病床上,一位年轻人在专心阅读《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这一镜头流传在社交网络上,就连该书作者、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都亲自下场在推特上转发。

  这位年轻人并不是唯一的清流。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意外地增加了人们的阅读时间。据Kindle的阅读报告,超过七成的读者表示,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阅读量有所增加;拼多多也发布报告称,2020年度拼多多的图书订单量增速超过189%。

  无数网友表示,不速而至的假期、隔离、封闭,是深度阅读的好时机,生活慢下来,反倒有更多的时间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沉浸式阅读。

  编剧鹦鹉史航发微博说,疫情期间,宅在老家长春半年,这半年是相当有用的半年,是至今为止读书最密集的时期,读完了181本书,真正体验到了“万般皆下品”以及“余生皆假期”。

  无论环境还是方式,人们的阅读生活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近些年改变得可能更加频繁,但是书籍一直都是我们的伴侣与朋友。

  读书才能拥有千千万万种人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从哪一刻开始你觉得读书是有用的?”,网友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比如“从我有了个清华毕业的情敌的时候”“在发现世界在眼前越来越大的时候”“当我用斐波拉契数列抽中公司两个大奖的时候”……

  关于“读书有什么用”,似乎是一个自我矛盾的话题。不读书的人,自然认为读书没什么用;但读书的人,很多也认同读书并没有什么“用”。

  读书本就是一件“无用”之事,对KPI、客户、孩子、油价、房贷……都带不来任何看得到的帮助。

  读书有什么用?方舱医院那位武汉小伙或许就是答案:面对陌生未知的、有可能致命的病毒,他神色淡定从容,丝毫看不出身处危险的紧张与无助。

  面对复杂,保持平静是人类能找到的最好的答案之一。对于真正热爱读书的人而言,书籍并非工具,也无关意义,它最大的作用,只是让人保持平静。

  王尔德说过:“正是你在不必要阅读时去读的那些书,决定了你身不由己时成为的那个人。”——用网红语言来说,读书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可能单调、无趣又令人疲惫;世界那么丰富博大,我们拥有的如此有限。但读书,能够让你拥有更多的人生,而不仅仅是日复一日度过这几十年。

  数字化阅读当然更加便捷甚至高效,时至今日并无必要强调纸质阅读的不可替代。除了更具仪式感外,纸质书似乎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对于浅显的故事类文本,在电脑或平板上能读得更快,这时候电子书是更好的选择。

  在地铁上拿着手机刷完《霸道总裁爱上我》很正常,精致一些读的或许是《挪威的森林》,但即便是专业研究人士,也不会在手机上苦读《纯粹理性批判》或者《结构主义》。

  数字阅读给人的印象更为浅层;对许多人来说,如果想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和收获,进而能再生发些思考,纸质书无疑还是首选。书卷多情似故人,纸质书卷这个“故人”,似乎感觉上更为“相亲”。

  但与此同时,纸质阅读也越来越奢侈——现在的书真是越来越贵了,“买书自由”比“车厘子自由”更难实现,毕竟车厘子还有降价的时候。普通读者要赶着书商或出版社促销搞活动才能下手抢购,这大概是“4·23世界读书日”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

作者:李雪萌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