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作者:阎崇年
青岛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从午门廷杖到此心光明
近些年来,王阳明和他的学说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王阳明跟故宫有什么关系?至少有“一甜一苦”的亲密接触——“一甜”就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来到皇宫参加殿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一苦”就是在午门东庑遭到廷杖。
明清时期,无论哪位皇帝入主皇宫,都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而儒学自春秋战国之后,历经两千多年发展,有过三次高峰:第一次在西汉,董仲舒将儒学推衍成为经学;第二次在宋代,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第三次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形成王阳明的心学。接下来讲王阳明——从午门廷杖到此心光明。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传说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他到五岁还不会说话。这位王守仁后来在绍兴的阳明洞旁盖房子居住,所以被称为王阳明。王阳明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后来做了弘治帝的老师。他十一岁时,父亲接他和祖父住到北京。路过镇江金山寺,祖父带他和朋友们饮酒吟诗。王阳明当众吟了一首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有人就说山比月亮大。)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就会看到山小,月更阔广。)
他不仅出口成诗,而且诗意高远,内含哲理。
对王阳明幼年影响更多的是他的祖父王天叙。祖父为人心胸豁达,吟歌自得。阳明的父亲身在官场,见他豪迈不羁,常常担忧,而他的祖父却对他充满信心。王阳明逐渐懂得,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做圣贤。这颗理想的种子种在少年王阳明的心田上。
十三岁时,他的母亲郑氏去世,这是阳明人生中第一个大挫折。他回老家居丧尽礼三年,又回到北京。进京前,他先去了长城居庸关一带。当时蒙古边患一直威胁明朝,王阳
明要出关去看个究竟。他在那里骑马射箭,磨炼意志。
十七岁时,他按照父亲的安排,去江西洪都(今南昌)结婚。岳父是他的远房亲戚,当时做江西布政司参议。他在岳父家住了一年半,从早到晚练习书法,把衙门里积攒的纸全部写完,悟出写字的道理。他说:“我起初学字,对着古帖临摹,只学得字的外观,后来我先凝思静虑,把精神会聚在一起,字体默运在心,然后下笔,如此好久,才通得字法。”
十九岁时,祖父去世,父亲回乡守孝,召集阳明及从弟、妹夫等一起学习经义。王阳明白天随众课业,晚上便搜取经典诵读。随着读书修养的长进,王阳明在举止上也端容慎言。
二十一岁,王阳明考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二十九岁被授为刑部主事(处级)。至此,王阳明结束了第一阶段人生。
王阳明入仕后,便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残害,人生蒙受大挫折。做礼部侍郎的父亲受他牵连,也被罢官,不久就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