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定风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那个同行人

2023-09-01 11:27:39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徐敏

责任编辑:李欢

纪录片《定风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那个同行人

  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流放海南三年的苏轼终于接到朝廷大赦的诏令,准备北返中原。谁料,准备渡海那天,终日风雨大作不能成行。入夜之后,天色忽然放晴。船夫说,不如趁此月夜渡海,苏轼仰天长笑,欣然登船。在茫茫琼州海峡,他抬起头看到了云散月明,看到了天容海色。

  这是纪录片《定风波》的最后几个镜头。纪录片展现的苏轼的最后一首诗,正是《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回望这流离缱绻的生命,他仍然洒脱超然:“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定风波》是一部围绕诗文、书画、美食、民生等主题,多维度描绘苏轼人生经历的纪录片,该片由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品,邓武执导,聂远主演。纪录片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体现了他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儒者情怀,突出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业绩,也展示了他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领域卓越的建树。

  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出川记”讲述苏东坡的成长与家风,建构其人生起始动力;第二集“湖山记”讲述苏东坡首次为官杭州,受到湖山的滋养,实现真正的“胸有丘壑”;第三集“摩羯记”讲述苏东坡应对乌台诗案带来的种种影响,以乐观精神度过人生的劫难;第四集“悬壶记”讲述苏东坡二度为官杭州,建安乐坊以及重新治理西湖;第五集“筑巢记”讲述苏东坡济苍生、度余生,保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态度。

  提到苏轼,人们总是会心一笑,如见暖阳清风。关于苏轼,人们有太多话要说,哪怕吟诵几句诗词。千年以来,这个秉性耿直、充满生机、洒脱自在的文人始终像是一轮朗媚的霁月映照在中国人的心中。正是因为中国人太爱苏东坡,每个人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苏东坡的形象,因此,一部纪录片的呈现更没有那么容易。

  苏东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纪录片中,演员聂远扮演了苏东坡。米芾在给苏轼所写的挽诗中形容他“方瞳正碧貌如圭”,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三首》中说他“眉目云开月静”,孔武仲则在《谒苏子瞻因寄》诗中称其“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聂远的苏轼扮相,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后世对一个霁风朗月般的苏东坡的幻想。初入仕途的英姿勃发,为民筹谋的艰苦卓绝,乌台诗案时的孤独迷茫,身居一隅的乐观豁达……聂远身临其境地带我们感受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不止于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有业内人士评价:“聂远的诠释都做到了形神兼备,使苏轼的影视艺术形象有了新的坐标。”

  这部纪录片深情而丰富地呈现了苏轼生命中的女性力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名女性是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发妻王弗是苏轼青年时期的红颜知己,聪慧活泼却因病早逝,催生了苏轼写出被誉为悼亡词双璧之一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继室王闰之贤惠大度,陪着苏轼走过杏花春雨,也走过千山暮雪,尤其在苏轼的人生谷底给予他温暖的慰藉。年轻的侍妾王朝云则美丽灵动,在精神和灵魂上与苏轼深深契合。这些温柔而坚定的女性力量,在纪录片中都有细腻的展现。

  “三个女性都姓王,她们是‘王’这个字的三横,苏轼则是这一竖,串联起了这三名女子。”郦波这样描述他们的关系。不过,在纪录片第一集“出川记”中,还有一名对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的女性——母亲程氏。她勤劳、智慧且富有爱心,不仅要张罗一家人的生计,也是两个儿子的启蒙老师。这些非凡的女性,是苏轼处于风波之中的人生中的永久暖意。

  带给苏轼永久暖意的,除了这几名女性,还有弟弟苏辙。影片中记录两兄弟深厚感情的片段虽然不多,却也点染出了两人相扶相携的一生。少年时共同读书,青年时对床夜雨,中年时彼此奔赴……特别是苏轼晚年被贬往海南,苏辙被贬往雷州,两名年过半百的老人赶路寻觅对方,只为再见一面骨肉至亲。纪录片中,兄弟两人终于见面,却拍打着彼此的肩膀说不出话来,那是一种无需用语言再渲染的兄弟情。“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轼写道。就宦海起伏的仕途而言,苏轼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就这些陪伴着他给予他无限底气的家人而言,苏轼何其幸运。

  《定风波》这部纪录片,也让观众想到了苏轼这名熠熠生辉的文化巨星与李白、杜甫的不同。李白始终超脱在一切之上,虽然也有不如意,却一直是笑傲世间的姿态;杜甫毕生蹭蹬,流离困苦,但不曾有一刻忘记他的国家、他的君主、他的百姓苍生;而苏轼,曾经居庙堂之高,也曾经处江湖之远,一生处于风波之中,也始终立于风波之上。

  所以,我们会羡慕李白,敬重杜甫,却最喜欢苏东坡。如作家意公子所说,他是那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同行人。

作者:徐敏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