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保卫复杂”,一个文学奖的第六年

2023-10-28 16:44:25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江丹

责任编辑:鞠月芹

  10月24日,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青年作家杨知寒以作品《一团坚冰》摘得首奖。

  面对实属意外的首奖荣誉,杨知寒直言:“我的确没想到能获奖,现在的心情也挺复杂的,我可能还得回去想一会儿,反正‘复杂’也是必须得保卫的。”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于2018年发起,在第六年的时候,将主题定为“必须保卫复杂”,在一切趋于简化和同构的当下,希望能够捍卫复杂的结构和叙事、感受和视野。

  让那些笨拙的人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10月24日,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青年作家杨知寒以作品《一团坚冰》摘得首奖。

  《一团坚冰》是杨知寒于2022年出版的一本小说集,共收录包括《连环收缴》《大寺终年无雪》《瑞贝卡》等在内的9个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东北,藏着在人世严寒里行走的人,而杨知寒也被视为继班宇、双雪涛、郑执等作家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浪潮接力人。

  “《一团坚冰》里有些故事是让人很不愉快的,有一些是比较温暖的。我把它们都放在一本书里,恰恰是想表达,比如像这本书的封面上的那个冰块,里面同时拥有火种、拥有暖光。因为我觉得人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苦、乐同时出现,我想写一些普通人不得不面对的时刻,让那些笨拙的人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杨知寒解释《一团坚冰》的创作。

  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之一叶兆言说,《一团坚冰》让他眼前一亮,但是打动他的并非是作家的东北身份,而是作家的写作本身。小说中有很多细节让他反复琢磨,非常有意思,甚至让他作为写作者而生发羡慕。如果换成所谓的“老作家”们,可能会抓住那些细节去放大、去加重,而杨知寒就将它们平淡地掩入小说中间。

  另一位评委马伯庸说,看《一团坚冰》的时候会想到四个字:刀旁落雪。“刀的旁边在下雪,刀是金属物品,下雪代表冬天很冷。作为一个东北孩子,冬天金属铁的东西放在面前是一个致命的诱惑,你会不由自主想去舔它,但是舔它之后你的温热的舌尖会碰到金属被冰冻粘住,你想再撕扯开的时候会有血肉的撕裂感、会有痛感。我在读《一团坚冰》的时候脑海中就是这样的风景,就像书里说的坚冰里的火,在我的感觉好像是拿舌头去舔门、舔刀的感觉。”

  首奖颁奖词也充满了马伯庸所说的这种触感:“杨知寒的《一团坚冰》,如刀旁落雪、寒后舔门,她以冷峻犀利的笔触将故乡冻结,然后退开一步,用舌头轻舐,温热的血肉粘于冰冷,一动则触目惊心,痛裂深切。”

  除了杨知寒的《一团坚冰》,另有费滢《天珠传奇》、宁不远《米莲分》、邵栋《空气吉他》、王若虚《狂热》进入决选名单。其中,《天珠传奇》被认为凭借记忆而不是知识构建了一个异样、神奇的世界,“以文物为磁石,吸引不同国度、人种、生命样态和历史命运的人,漂亮地密织成一个话语、色泽、气味的眼花缭乱世界。所有文物知识已是作者生命构成部分,是以精准、游刃有余;文物的丰硕实体及其携带的时间来历,也让它们个个自成隐喻。”《米莲分》从一位裁缝的经历“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激烈而尖锐的女性智慧的世界”。在当下概念化、扁平化书写倾向严重的时刻,《空气吉他》“写得这么饱满、稠密、流动、自然,如小说该有的样子。”王若虚的《狂热》则“聚焦于文学青年,却又不只停步在文学本身”,被视为一幅当代文学生态的《清明上河图》。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发起于2018年,是中国第一个商业品牌和出版品牌共同发起的文学奖,是唯一一个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同时不拒绝各类不同形式、题材的小说作品的文学奖。往届首奖得主分别是王占黑(《空响炮》)、黄昱宁(《八部半》)、双雪涛(《猎人》)、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不是为了复杂而复杂

  杨知寒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获得首奖,听到开奖结果的时候非常意外。杨知寒直言:“我的确没想到能获奖,现在的心情也挺复杂的,我可能还得回去想一会儿,反正‘复杂’也是必须得保卫的。”

  “必须保卫复杂”正是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主题。

  梁文道担任颁奖典礼的主持人,他说,自己真心觉得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面对这么复杂的世界时,我们想要了解它的方法却越来越简单。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那些自称一分钟就能说清楚的解读视频,那些三分钟、五分钟的“懒人包”。我们每天会看到那么多讯息,如果依赖各种终端的推送,会发现所有的标题都长得很像。

  “为什么所有社交媒体给你推送一条新闻、一个对世界某个认知的角度的时候,他们起的那种标题、故事的梗概,它们的模型、框架都是那么的类似,他们总在以挑动我们某种情绪反应为目的。”梁文道说。

  在梁文道看来,那些简化的故事都在催促我们尽快下判断,尽快定是非,但事实上,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而故事本身也是复杂的。

  “必须保卫复杂”这个主题并非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文学对当下简化和同构的一种反击。对这个年度主题,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有过专门的解释:

  面对今日世界——这个越发撕裂却也越发均质的世界:价值市场看似多元,实则别无选择,因为永远存在比正确更正确的选项;人前所未有地意识到“自我”,其存在却已被还原为无差别的情绪欲望反馈机器,被数字世界的浪花反复冲刷;而作为图文信息流涌向我们的,正是被污染的语言、被虚构的生活、被精心配比和如法炮制的叙事——我们要提出的是:

  必须保卫真实世界,保卫人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叙事的真实。

  必须保卫复杂,保卫自由而健全之人应有的视野与对景深的感知,保卫种种粗陋却又必要地彼此结构着的基本现实,保卫我们各自茧房之外有些异样的声音,以及无言以对的时刻。因为“复杂”,是一切“新”的前提、一切“未来”的开始,一切虚假与简化与生俱来的对手。

  梁文道认为,所谓的文学,也许应该足够包容、足够宽阔、足够复杂,以至于让世界的方方面面能够被发现、能够被容纳。更重要的是,小说远远不只是故事,更多时候会让我们去追问到底什么是故事,是谁在讲故事,用什么方法、什么语言去讲故事,甚至让我们怀疑自己讲故事跟听故事的能力。如果产生了这种怀疑,那么意味着理解了它的复杂。

  梁文道说,也许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简化的东西了,人们都希望活在一个更简单的世界观里,但是依然需要有人用复杂的方法来做一些别人以为简单的事情,这不是为了复杂而复杂,而是别有意义。

  文学作品还是要探讨内心

  评委是每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一道动人风景。他们阅读参评作品进行精彩点评的同时,也往往会提出关于文学创作和认识世界的真知灼见。自2018年以来,金宇澄、许子东、戴锦华、黄子平、贾樟柯、路内、张大春、苏童、孙甘露、西川、杨照、张亚东、阿来、格非、李宗盛等皆担任过该文学奖的评委。今年的评委除了叶兆言和马伯庸,还有李翊云、唐诺、万玛才旦。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评委名单里都有一位“非文学专业人士”,如李宗盛、张亚东、贾樟柯等。这种评委设置是参考了英国的布克奖,该奖项每年的评委都有一位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人士,他可能是电影导演、可能是艺术家、可能是音乐家、可能是建筑师,可以为奖项带来一些别样的角度和观点。

  今年的评委中,担任这一角色的是电影导演万玛才旦。遗憾的是,启动初期,万玛才旦溘然离世。颁奖典礼上,梁文道怀念万玛才旦,在他看来,万玛才旦同样是“复杂”的。

  “万玛才旦导演这辈子从来没有一部简单的作品,尽管他每一部作品,无论是他的电影还是小说,看起来好像都很简单,但是稍微仔细的读者和观众,稍微有点经验的读者和观众,都看得出来他的作品里面无论是取景、结构、剪辑,全都充满了非常复杂的功夫。”梁文道说。他认为,万玛才旦用他看上去好像很简单的作品,刺穿了很多人对藏族文化的片面认知和刻板印象。

  唐诺是继2018年后第二次担任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他说:“人只在思想里经验的东西,通过某些处理、同情和转换,仍然是个人经验的一部分,而我认为,人思维的领域永远大过行动的领域,在文学的领域中,思维比我们想象中的重要,而且宽广。”

  李翊云将这次评奖工作视为了解一段时间里青年作家写作整体情况的机会。她发现,这次参评作品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了生计问题,如何谋生、如何租房子等。而关于文学创作,她说:“如果写一个东西,所有的情节、细节都能在头脑中的屏幕上看见的话,那就很难是一个很好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还是要探讨内心的东西,而不是外在能显示出来的东西。”

  叶兆言在评选这些青年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流行的变化,而年轻人在追逐流行的变化,他注意到,今年有很多类型文学入围,而至于什么是好的文学,他看重其中的奇异和痛点。

  马伯庸则看重文学创作的真诚,“作品是否在诚实地表达,还是在玩弄技巧,都是能够看到的。作者人生阅历是否厚重、价值观念如何,都是藏不住的。一旦你试图掩饰、篡改,或试图去迎合读者,这个事情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而至于什么是文学,凭借《狂热》入围的王若虚则在颁奖典礼现场给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他说:“文学没有答案,它是行动本身。”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江丹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