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甄嬛传》首播12周年剧组重聚再度引发网友关注。从2011年首播至今,在观众的反复观看、持续讨论和接连不断的二次创作中,《甄嬛传》已经成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其所衍生出来的“甄学”也成为社交网络上的一门“显学”。“甄学家”显微镜式观剧
日前,电视剧《甄嬛传》首播12周年的话题在社交网络引发关注。剧中沈眉庄的饰演者斓曦、浣碧的饰演者蓝盈莹、富察贵人的饰演者赵秦、果郡王的饰演者李东学等相聚于北京的《甄嬛传》文化传承体验特展,与观众重温这部电视剧里的经典情境。
2011年11月17日,由郑晓龙执导的电视剧《甄嬛传》首播。该剧甫一播出,便掀起观看大潮,从一开始的地方频道到后来的上星卫视,《甄嬛传》一直长占荧屏,至今依然被反复播放。
鲜少有一部电视剧能像《甄嬛传》这样,被观众津津乐道12年,甚至可能更久。从早期只是为剧情所吸引,到后来从剧中寻找职场升级之道,再到对其中的经典台词“化梗出圈”、显微镜式寻找穿帮镜头、模仿演绎以及二次解读生产等,在社交网络上,《甄嬛传》所衍生出来的“甄学”已经是一门显学,“甄学家”们孜孜不倦,用他们的方式将这部后宫剧现象化、经典化。
开播12年后,看过多少遍《甄嬛传》已经不是“甄学家”们的追求,能从中找出多少穿帮镜头和台词深意才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在社交网络上,晒出《甄嬛传》穿帮镜头新发现是很多网友的乐趣。
比如皇后写给温宜公主的“寿”字在不一样的镜头里完全不是同一个字;皇帝与甄嬛决裂那场戏中,上一个镜头里写的“菀菀”在下一个镜头里则成了“宛宛”;甄嬛被齐妃罚跪的长街上出现了井盖,皇帝家宴的凉亭角上挂着摄像头,抱着温宜公主的曹贵人露出了闪闪的手表,下围棋的沈眉庄露出了腕口的毛衣……观众显微镜式观剧,发现的远不止这些,甚至连在镜头里一闪而过的小道具也不放过。有观众就发现,华妃晕倒的镜头里,华妃戴的护甲实际上是个发卡,浣碧在宫里偷偷为娘烧纸祭奠时,草堆里有一节电池,在长街怒斥甄嬛的齐妃美瞳滑片了,果郡王的脸上趴了一只蚊子,淳儿在一个远景镜头里在桌下打开了手机……
有意思的是,观众并没有因此而指责这些瑕疵影响了整部剧的质量,而像是玩起了找不同游戏,有的观众甚至为此特意使用投影,以“八倍镜”“十六倍镜”放大观看。
对于《甄嬛传》在这十余年里不断发酵,导演郑晓龙表示这是因为电视剧的质量经得起考验,但是对观众的显微镜式观剧,他表示有些不理解。在郑晓龙看来,这已经违背规律,影视是一种用流动的镜头的蒙太奇表现出来的艺术,是综合的画面形成人的对美的感受,如果把它变成单幅照片逐帧观看会有点奇怪。
日常娱乐的素材库
作为电视剧导演,郑晓龙或许并不能理解观众多样化观看《甄嬛传》的乐趣。在观众那里,《甄嬛传》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而是日常娱乐的素材库。在长视频、短视频网站上,还有不少网友对《甄嬛传》进行二次生产创作。
短视频网站上,许多网友利用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视频戏仿甄嬛传里的重要情节,其中不少是大学生寝室分配角色集体演绎。相较于原作,这些演出当然是简陋粗糙的,比如服装就是把蚊帐或者床单披在身上,旗头就是一个纸盒挂上两个浴花,但也正是这种反差制造出的强烈视觉冲击吸引了不少观众。在这种模仿中,某种意义上观众不再是荧屏前的观看者,而是成为剧情的生产者,以参与演绎的方式重新呈现剧情、理解剧情。另外,观众这种二次生产创作的热情,恰恰也说明了这部电视剧不仅拥有太多能经受考验的经典化剧情,而且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搜索关键词《甄嬛传》,会发现无数二次创作的视频。很多UP主逐集情节甚至逐句台词解读、复盘《甄嬛传》,使得看过多遍该剧的观众依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甄嬛传》的台词以古典简约著称,因此很多网友在二次创作中也进行了“话里有话”的解读,说出角色在台词之外的“心里话”,帮助读者对剧情有了新的理解。这些所谓的“言外之意”当然有过度解读的嫌疑,但因为其幽默的解说方式以及对当下社会心理的贴近,依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
比如有位UP主解读《甄嬛传》系列中的《庶出皇后和她的塑料下属》这一集中,皇后和安陵容在谈话,其中皇后说:“祺贵人愚蠢,却实在美丽,宫中很需要这种女人,服侍皇上不需要聪明,只要长得漂亮。”原剧中安陵容听完这句话只是一愣,但是网友便解读出此时她的心理台词:“怎么回事?你骂祺贵人愚蠢的时候,还不忘内涵我不漂亮?”在网友的解读中,剧中任何两个人的对话都有这样一番你来我往的潜台词。
此外,许多网友还将《甄嬛传》视为素材库,混剪出另外的人物线,比如甄嬛和华妃、甄嬛和皇后,甚至皇上和果郡王都能产生新剧情。在网友的想象和操作下,《甄嬛传》中的华妃与《西游记》中的唐僧都能产生一个故事。
对《甄嬛传》的二次生产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每一位“甄学家”都是参与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二次生产创作其实也是“甄学家”们的一种社交网络上的“精神暗号”,只有看过《甄嬛传》,了解它的剧情,才能对那些解读会心一笑。在这些视频的播放过程中,还有许多观众通过弹幕发表及时评论来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对《甄嬛传》的新解读。
年轻人接力集体观剧
《甄嬛传》开播这十余年里,已经成为观众的一种精神陪伴,而且观看群体正在扩大,不断地有年轻人加入其中,在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成为“甄学家”。
导演郑晓龙在回应《甄嬛传》刷屏十余年这一话题时说道,很多观众在观看《甄嬛传》时看出来的东西,他自己都没看出来,他有时候也会想,观众已经把《甄嬛传》当成一个手里的玩具了,他们自己在玩,而且玩得很快乐。
除了从中得到一些重新解读的快乐,对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来说,观看《甄嬛传》已经成为一种集体参与仪式。特别是大学生,尤其重视这种集体参与感,从今年春天的集体特种兵式打卡,到齐聚济南超然楼等待亮灯仪式,这种参与感会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一种共同在场的仪式。观看《甄嬛传》同样如此,无论是在悬挂着电视机的学校食堂里,还是在弹幕陪伴下的移动终端前,他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看这部电视剧,而是与一群人共享。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余年里,除了《甄嬛传》,鲜少再有其他剧集能够营造这种集体观剧的参与仪式感。
如今关于《甄嬛传》所发生的一切,一定是这部剧的主创在十余年之前所想象不到的。在这场广泛且持久的集体观剧中,原剧中的一些严肃元素已经被消解,比如在封建时代里这些女性的命运悲剧,比如华妃,她生前的雍容华贵和花团锦簇恰恰是其命运无法自我掌控、生命空虚的对比写照。甄嬛同样如此,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女主角,她呈现了一位女性踏入宫廷之后如何一点一点失去天真烂漫,被卷入命运的漩涡。网友在这些主题之外建构新的内容,比如从中寻找一些贴合当下的职场心理学、待人接物的社会经验等。
这样的消解和建构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并不奇怪。互联网曾掀起无数次文化狂欢,《甄嬛传》只是其中之一,它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接力,不断地有新的观众加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本就拥有广泛观众基础的电视剧恰逢赶上了互联网内容生产的风口。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长、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大量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甄嬛传》自然而然成为他们继续生产、创作的素材。
可以预见,《甄嬛传》这部电视剧会继续发酵,收获新的观众,产生新的话题。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这部电视剧的观看者,也可以成为某种意义的参与者,他们永远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前不久哈尔滨的一场大雪便让许多网友想到宁古塔,想到《甄嬛传》,想到其中专门去宁古塔探望甄嬛亲人的果郡王。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