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时代来了

2024-04-12 09:36:31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

责任编辑:田艳敏

  今年春天,王计兵、陈年喜、胡安焉等“素人”作家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他们的新作品。另外,还有新的“素人”作家出现在公众面前,立足于其职业,书写人生百态,比如黑桃推出的非虚构作品《我在上海开出租》。

  “素人”写作正在成为文学的一个流行趋势,与之同时,“素人”综艺节目也深受综艺市场的追捧。在《心动的信号》《令人心动的o ffe r》等综艺系列中,“素人”不再是明星的陪衬,而是节目的主角。

  显然,“素人”时代已经来了。他们从各自的生活体验和职业视角出发,打破了某种文艺才华的固化和刻板印象,获得了大众的共鸣。

  “素人”文学深受关注

  2023年,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是最受关注的非虚构作品之一,登上了诸多媒体的图书榜单,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3。作者胡安焉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在20年里做过的多份工作,包括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等。他写这些工作的过程,以及它们在自己人生中留下的印记。特别是快递员这一尤其具有地理动态属性的工作,用流动的视角展示了繁华城市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角落。

  读者对《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关注热度,恰恰说明“素人”写作这一流行趋势依然处于上升阶段。早在胡安焉和他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前,陈年喜、王计兵等“素人”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就深受读者的关注。2019年,凭借诗集《炸裂志》,读者认识了诗人陈年喜,也认识了矿山爆破工陈年喜。更重要的是,这部让人感到惊艳的诗集并不是一位矿工文学才华的偶然闪现,陈年喜持续的写作展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禀赋和功力。2021年,他出版了散文集《微尘》和《活着就是冲天一喊》,2022年他又出版了诗集《陈年喜的诗》和散文集《一地霜白》,他写自己漂泊打工的经历,写他对苦难和命运的思考,写一个个普通人在社会一隅中的生活,读者从中可以看到社会里的他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眼里的社会。

  另一位从自身职业出发的诗人是王计兵,关于他的简介里,“外卖员”和“诗人”是两个关键词。王计兵穿梭于城市街巷,利用外卖的间隙创作了5000多首诗歌,著有《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等,获得数十个文学奖项,而他的作品也被称为“真正劳动者的诗歌”。

  今年春天,这几位“素人”作家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他们的新作品。王计兵推出了他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依然与外卖员这个职业有关。陈年喜回到故乡,完成了他的第四本散文集《峡河西流去》。胡安焉则带着他的新作《我比世界晚熟》与读者见面,讲述他如何成为今天的他。另外,还有新的“素人”作家与他们的作品进入公众视野,出租车司机黑桃出版了非虚构作品《我在上海开出租》,书写他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人生百态。

  另外,从未接触过文学与写作教育的退休工人杨本芬,于花甲之年开始写作,80岁出版《秋园》,之后陆续出版《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等一系列作品,写她眼中的人和事。作家余华曾如是评价杨本芬的写作,“像用一种没有技巧(的方式)过了自己一生一样的,用没有技巧的方式写了关于自己的书。”

  社交网络为“素人”增加展示机会

  不只是“素人”文学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显学,近年来的“素人”综艺也深受观众的喜爱。比如《心动的信号》系列,作为一档恋爱真人秀,主人公不再是明星,而是素人男女。还有《令人心动的o ffer》《闪闪发光的你》等系列,年轻的大学生成为节目里最耀眼的所在。在明星扎堆综艺节目的当下,这些“素人”综艺受关注似乎有些另类,但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不是只有明星才有光芒。

  其中,《令人心动的o ffer》《闪闪发光的你》等系列,展示了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这一过渡期的成长,并且作为一个职业窗口,呈现了法律、金融、医疗等行业的一些职场生态和发展现状,尤其受年轻观众的喜爱。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会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并将这些节目作为一种就业指南。而正因为这些嘉宾就是来自身边的优秀同龄人,也特别容易找到共鸣,产生话题。

  实际上,综艺的舞台上,“素人”并不是第一次成为主角。在电视荧屏的黄金时代,《星光大道》《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都为有文艺才华的素人提供过展示的舞台,甚至成为很多“素人”成长为明星的必经之路。今天观众熟悉的很多明星,其实都是从这些节目进入公众文化生活的。

  但是,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素人”显然获得了一个更为广大的舞台,也更容易获得大众的注意力。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兴起,“素人”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自行展示、录制作品,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而包装的精致与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网友更在意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可以说,不只是有文艺才华的“素人”,各行各业的素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之下成为其行业的新意见领袖。

  文学同样如此。社交网络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发表的门槛。人们不必再经过层层筛选投向有限的文学发表平台,而是可以轻易地将自己书写的故事发表在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经过一系列转发、评论获得不可估量的传播效果。很多“素人”在成为“素人”作家之前,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受到网友和出版方的关注,然后才有了后来文学作品的书籍形式的出版。

  可以说,社交网络为“素人”增加了展示的机会,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迅速触达那些喜欢他们的读者和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极高的关注度,成为话题和现象。更重要的是,很多“素人”在成为明星或者作家之前,便已经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认可,甚至是挑选。

  普通人从普通人那里寻找共鸣

  真实、质朴,大概是“素人”文学和“素人”综艺深受公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素人”文学,写作者往往是从自身职业出发,而这些职业多是外卖员、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读者对这些经常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职业群体并不陌生,而这也为接受、理解和喜爱他们的写作做好铺垫。

  这几位“素人”作家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往往带有强烈的非虚构性质,来自于他们真实的职业体验和生活感受。不同于很多作家喜欢用特别的文学技巧隐晦地呈现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观察,陈年喜、王计兵、胡安焉、杨本芬等“素人”作家使用的方法是简单而且直接的,正是因为这种简单和直接,也让读者快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实和质朴,从他们的作品中第一时间找到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共鸣。

  比如,陈年喜在书写自己矿工生活的那首诗里写道:“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借此 把一生重新组合/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他们有病 身体落满灰尘/我的中年裁下多少/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他们是引信部分/就在昨夜/我岩石一样 炸裂一地。”读者无不为其动容,尽管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但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面临的人生困境是一样的,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不得不扛起的生活重担往往也是类似的。

  再比如王计兵在《赶时间的人》中写道:“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王计兵写的是从一站赶往下一站的外卖员,也是为生计奔波的所有普通人。借助王计兵的眼睛和诗歌,很多读者看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挣扎和奋斗,看到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素人”作家虽然书写命运的低谷、书写人生的苦难,但却不只是在倾诉悲苦和艰辛,他们的作品里始终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不屈不服,突破重围。

  时至今日,无论是“素人”文学还是“素人”综艺,在受到人们认可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质疑。有些“素人”作家在出版一系列作品后放下原来的职业,成为专职作家;一些“素人”借助综艺成名之后转做“网红”,甚至开始带货。不免有人担心,他们断开了与原有生活的关联,也失去了对普通人生活的洞察,而作为读者或者观众,也难以再与他们有所共鸣。

  素人时代允许成长和改变,也允许铭记和遗忘,一切都是动态的,素人文学如是,素人综艺亦如是。

原标题:“素人”时代来了

值班主任:田艳敏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