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竹内亮《再会长江》 一条大江见证中国10年巨变

2024-06-04 11:04:47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邢媛

责任编辑:高原

  第一次“追星”意犹未尽

  于是有“再会长江”

  不久前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电影版《再会长江》在“真实至上”单元展映,这是这部影片首次在中国公开放映,650个座位提前两周就基本售罄。5月24日,这部影片登陆全国大银幕后,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纪录片电影。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在电影版《再会长江》的开头,该片导演竹内亮用日语念出了第一句旁白,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将镜头对准长江。《再会长江》是他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的续集,竹内亮与长江的缘分起源于2010年。

  2010至2011年,竹内亮为日本NHK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多年来,这部3集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一直稳定在9.0分以上。在中国,曾有无数的导演将摄影机对准长江,无论是1983年的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它的主题曲《长江之歌》,还是摘得威尼斯电影金狮奖的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都是影史中的经典。外国人拍摄的长江故事为何能够独树一帜,主要还是因为该片在所有拍摄长江的影片中别具特色——纪录片由竹内亮担任导演,拍摄了中日混血的演员阿部力作为移民重回故土,走过长江流经的所有省份,记录下了沿岸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属于一部讲述人文自然故事且具有参与性的纪录片。

  在3集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中,摄制组的脚步踏足青藏高原,体验酥油茶和民族服装;来到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云南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结识在香格里拉景区抱小羊和游客拍照赚钱的少女茨姆;赴长江流域最美的湖泊——泸沽湖,参与摩梭人的篝火晚会;镜头也对准了长江流域重要的港口城市重庆和三峡大坝,以及长江冲积平原上村庄的钉子户……

  虽然是外国人,导演竹内亮自小就对长江非常感兴趣,他曾多次在媒体上表示他在2011年第一次走遍长江就是抱着“追星”的态度:“因为从小喜欢看《三国演义》漫画,这部作品中曾多次涉及赤壁、白帝城、三峡等与长江有关的内容,而日本没有那么大的江,日本的江河和长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一直想来一探究竟。”

  第一次拍摄“偶像”算“追星”成功,但是竹内亮还是觉得意犹未尽。首先,就是那时的他还不会说中文,只能通过翻译来采访当地人,没法做到跟他人深入交流。尤其是当年没有拍摄到长江源头“第一滴水”的遗憾,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在中国定居后,他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很想再次拍摄长江以弥补遗憾。

  2021年,竹内亮与《再会长江》摄制组再次出发,跨越长达6300公里的壮丽山河,到长江的源头,看冰川融水一滴滴地落下来,记录长江沿岸民众10年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拍摄了纪录片《再会长江》。2022年,这部纪录片先以9集剧集的体量登陆各大视频网站,至今豆瓣评分高达9.3。正在热映的电影版,是竹内亮提炼了新的思路和主题线索重新剪辑的。

  10年沧桑巨变

  变化最大的是人的思想

  10年的跨越,让《再会长江》摄制组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除了长江沿线的10年巨变,他们也尽量找到10年前的拍摄对象,关注普通中国人生活和思想的变化。

  在路演时,竹内亮强调了“科技”对环境和人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经过10多年的环境治理,长江水变得更清澈。沿岸的农民用无人机洒农药,这是在日本没有看到的场面,“在日本,很少有农民会操作无人机”。还有10年前在三峡大坝拍摄的时候,没有见过的很多的事物,比如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既能发电防洪,也方便了船运和出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能够承载船只的电梯,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是科技的发展应用让这里变成旅游景点”。

  除了环境的巨大变化,竹内亮认为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思想”。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与《长江天地大纪行》有关的评论中,很多观众都对茨姆一家人印象深刻,茨姆也是摄制组和老观众最关心的人。“再会长江”时,茨姆一家人的思想改变就非常大。

  茨姆本来的梦想是出去读大学成为音乐家,家境问题让她早早辍学,却没有断了出去见世面的念想。第一次见到竹内亮一行人时,茨姆是一个只会在景区抱着小绵羊、怯生生地问着游客要不要花5块钱合照的小姑娘。由于摄制组的邀请,茨姆说服了家人来到上海,少女看到上海的高楼大厦和高级酒店后被深深震撼,她的梦想变成了回到自己的家乡香格里拉开民宿。

  也许是竹内亮一行人的“无心插柳”改变了茨姆的人生轨迹,10年后竹内亮与《再会长江》摄制组在回访中,看到少女变成了风风火火的民宿老板,落落大方、开朗爱笑,每一间房子都按照她的想法设计落地,每一间屋子都有她当年梦想的卫生间。原来,当时茨姆和妈妈从上海回老家后,勇敢地借了一大笔钱,投资了属于自己的民宿。

  但更大的变化还在于整个家庭。曾经坚决反对孩子离开家乡的叔叔说:“别说是去上海,现在去国外我也欢迎。”曾经茨姆的婚姻由父母包办,现在茨姆的妹妹上了大学,可以自由恋爱。随着《再会长江》路演行进,已经出落得干练利落的茨姆又一次跟着竹内亮来到了上海。10年前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竟然照进现实,茨姆的故事像一场瑰丽的当代童话。遗憾的是,与茨姆相比,另一位女孩杨芹会的梦想是读书、当女兵,但在续集中,却展示了她的另一种人生,早早离开校园,继而结婚生子。

  竹内亮:

  观众想让我再拍黄河

  在《再会长江》电影海报上,标记了这部影片曾参与过的8个国际电影节展映和评奖,不过“日本全国文艺片排行榜第一位”的荣誉最为醒目,可见,自然江河的壮美风光和多民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人心。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赞美影片“既展现了长江两岸壮丽的山川美景,也描绘了民众奋斗的身影和温情的故事。导演和主人公用真诚和善良,跨越时间、空间、语言和民族带给人们共同的感动”。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竹内亮也以日本人的角度,探讨了日本的观众对电影版《再会长江》纪录片的看法,以及他作为在中国生活的日本导演,未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4月12日电影版《再会长江》纪录片在日本上映后,日本的观众比较喜欢重庆山城“棒棒”的故事,这是比较值得一提的。重庆运输行李的挑夫,正在成为中国最后一代的“棒棒”。竹内亮介绍,“因为日本人也是这样,常常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出租车司机、各种匠人都是老人,他们从事这个行业一辈子,由于时代的发展他们在某一天可能被替代,所以很有危机感的日本观众对‘棒棒’很有共鸣。”

  作为导演,竹内亮表示自己拍过全世界的人,但是目前来讲还是觉得中国人的故事是最有意思的。“我一直想体验不断地变化中的生活——到了中国,终于可以体验这种快速发展的变化中的生活,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据了解,影片在日本路演时,现场有很多观众提问竹内亮导演下一部影片计划拍摄什么内容。尤其是在日华人,北方人比南方人多,对他们来讲黄河才是他们的母亲河,他们很希望导演能够拍摄黄河。竹内亮也十分认同这个建议,他也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也想拍摄关于黄河的纪录片。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邢媛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